诗歌鉴赏论文颜艳

诗歌鉴赏论文颜艳

ID:20217315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诗歌鉴赏论文颜艳_第1页
诗歌鉴赏论文颜艳_第2页
诗歌鉴赏论文颜艳_第3页
诗歌鉴赏论文颜艳_第4页
诗歌鉴赏论文颜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论文颜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典诗歌鉴赏------“知人论世”之我见长沙外国语学校颜艳高二下期我们学习了选修教材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主题便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可见“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而在高考必考的诗歌鉴赏题中,有很多考生因为没有做到诗歌鉴赏当知人论世,造成考生不能迅速把握诗歌情感,答题茫然,得分率低。那么什么是“知人论世”?如何“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有怎样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一、“知人论世”的解释“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

2、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更需要了解古人。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二、如何“知人论世”?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同时,由于作家的感

3、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熟知作家气质的人有时仅看诗词本身,就能判断它的作者。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作家特别是著名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等方面注意积累,这就为鉴赏诗歌准备了条件。“知人论世,了解风格流派”作为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在诗歌鉴赏里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在从事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归纳:(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背景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4、。1、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唐代是个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的朝代,故而唐士子均有建功立业的豪情与渴望,能跻身于仕林,是他们的夙愿,而唐士子选择投身于仕林的方式,除科举考试外,还可以从军或是献诗于权贵,希望得到引荐,这就有了反映军营生活的从军诗、边塞诗及干谒诗,而当一切均未能奏效时,文人只能隐居山林田野,自然以诗歌寄情山水歌咏田园,于是山水田园诗就应运而生。①希望建立军功的。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反映边塞生活的。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5、春风不度玉门关。③献诗以求引荐的。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④描写山水田园的。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王朝迅速地由繁盛转入衰乱,唐诗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由此出现了一些感时伤怀、讥讽时政、对人民疾苦表示关心和同情的诗作。杜甫的《兵车行》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现再举刘长卿的《送李录事兄归襄邓》来说

6、明: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3、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晚唐时,唐王朝进一步走向衰败,宦官操纵时局,士大夫党争不休,藩镇对抗朝廷,经济也日益凋弊,时代把一层失望与沮丧的阴影投射在文人及其作品中。文人将诗作题材转向内心,同较为含蓄的语言来表现自我,形成了以李商隐等为代表的意境朦胧迷幻的晚唐风格,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4、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北宋是一个君权高度集中强化的专制制度,文人出路狭窄,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极为密切,北宋文人大都也就只能在忠于君主、报效国家的位置上确定自我的角色。北宋文人因此受到严重的束缚,也似乎比唐朝人不关心政治一些,出现了“内转”现象。在“内转”的思想氛围中,文人自觉地收敛起放荡狂傲、任情任性的习性,变得老练深沉、正经规矩,诗歌创作也变得理性起来。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爱国之士“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期间忧国爱国

8、就成为当时诗歌中的时代强音。涌现出像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们把自己的终生追求与国家命运完全融为一体,而他们的作品正是这种融合的结晶。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