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ID:20228067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9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_第1页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_第2页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_第3页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_第4页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论文关键词]汉语别称词隐性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是指汉民族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及其文化结构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伦观念等内容,它们又集中地体现在命名理据、构成方式和体系关联之中,并从这三个方面反映和折射着汉民族多方面的深刻而又复杂的文化内涵。  汉语别称词的文化特征包括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两个层面。与生产生活习俗、群体组织和制度规范等显性文化特征不同的是,所谓隐性文化特征是指民族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及其文化结构,包括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伦观念致知

2、途径等等,尤其是指以语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和价值取向等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特征。具体而言,它不是汉语别称词直接承载的意义,而是凝聚在词语的命名理据、结构方式以及存在形态中的文化意蕴;它不是孤立的、个别的词语现象,而是其总体类别分布及其总的体系关联。  一、命名理据中的隐性文化特征  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习俗和价值标准去展开联想、类比,然后在已有的语言材料基础上给事物命名。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在其命名理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表象之下的潜在信息传递

3、  别称词不仅仅是单纯的指示称谓符号,在其表象之下往往体现和蕴涵着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意蕴,它们折射着社会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民俗、文学和语言的方方面面。透过它,可以窥视出某个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思维观念、价值取向、民俗风情以及大众心理等各种隐性的民族文化。  例如,古代中国人称木星为“福星”、“德星”,因为它是一颗岁星,是记录年岁的标志,而它所对应的方向东方又是中国人所推重尊崇的,这类称谓很好地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世界和宇宙天体的认识。再如,源自于隐语的丈夫别称“盖老”和妻子别称“底老”也并非随意造词,它们充分体现了汉民族天为盖、为阳,

4、男亦为阳、在上,地为底、为阴,女亦为阴、在下的深层传统文化观念。  2.意义理解中的分割效应  一般来说,对一个民族越重要的东西,该民族对它的语言分割就越细密,所形成的各种称谓也就越多。这一特征在重名的汉语中显得格外地突出,也是汉语别称词异常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汉族人自古祈生讳死,常用委婉词语来代替“死”字。关于“死”的别称多达近六百个,如“殒”、“殇”、“天”、“折”、“卒”、“没”、“作古”等等,这些词语有的表示社会等级地位的不同,有的表示感情色彩的褒贬差异,有的表示委婉忌讳的掩饰,不一而足。“妻子”一词的别称多达近四百个,其中包

5、括通称、代称、美称、尊称等多种语用,充分反映了汉语词能产性强、分类细密、构词手法多样、表义丰富灵活的基本特征。  3.价值体系中的区别判断  各民族的价值符号都蕴含着本民族的价值判断,汉民族也不例外。汉语别称词中所显示的诸如尊卑、好恶、高下、贵贱、大小等判断不仅十分突出,而且细致明晰。例如称清官为“青天”、“铁面”,称贪官污吏为“民蠹”、“墨吏”、“城狐”、“社鼠”、“稷蜂”、“金毛鼠”等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善恶观念、是非标准和惩恶扬善愿望。再如对于酒这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从积极、肯定的意义讲,有“扫愁帚”、“钓诗钩”、“忘忧物”等

6、称呼;从消极、否定的方面,则用“祸泉”、“狂药”、“魔浆”、“腐肠贼”等别名。  还有一些称谓贬中有褒或褒中有贬,明暗不一,含义广远,因时因地而异。如围棋盘的古称为“木野狐”,意思是以桃木制造的棋盘具有如狐狸般媚惑人之魅力,貌似贬称,实则道出了围棋引人入胜的魔力。  4.历史演变中的标志效果  别称词与成语等熟语一样,往往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明印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标志。  具体说,别称词的历史标志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别称的变化或对同一别称本身理解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演进和文化的发展。例如“逝世”一词,古时只是对普通人

7、而言的,绝不能用于皇亲国戚,但在今天即使对于位高权重者,也决不会再用“崩”、“薨”之类充满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了。商业、商人也从古代称谓中的“末业”、“贱业”、“奸商”,发展到今天的“企业家”、“个体户”“股东”、“董事长”,这标志着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二是别称本身记载着某一历史阶段整体的文化特征。例如五光十色的日月星辰别称,琳琅满目的书信别称,纷然杂陈的三教九流称谓,都记载了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过程和想象能力。  5.直观的具象性思维  汉民族自古便注重以直观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习惯于以形象可感的思维方式、

8、通过主观联想类比而给事物命名。这一点在用比喻手段构成的别称词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对于茫茫宇宙、天地自然、日月星辰,古人就进行过各式各样的描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