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

ID:20234816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_第1页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_第2页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_第3页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_第4页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框架柱烂根处理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载可编辑质量问题处理方案2013年5月24日我施工单位混凝土班组在7—10线、B—G线(-0.1m—+7.9m)共浇筑了20根框架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为C35。2013年5月25日对部分框架柱拆模后发现大部分柱根出现漏筋、孔洞、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及表面观感,项目部发现问题后立即组织各施工班组及管理人员召开现场质量分析会议,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现场分析,并对混凝土施工班组进行教育和处罚。目前7—10线、B—G线(-0.1m—+7.9m)框架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特别是柱根四角蜂窝麻面严重

2、,其主要原因有:1、框架柱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大,没有分层浇筑,振动棒没有伸到柱底四角,振捣不实。2、框架柱混凝土浇筑之前,柱子根部未先浇筑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导致柱子根部出现烂根。3、框架柱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发生离析现象。4、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责任心差。根据施工现场出现的框架柱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如下:一、框架柱10线/B线、9线/G线、9线/D线、8线/F1/2线四根柱子根部漏振,漏筋、蜂窝麻面、孔洞等现象较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拟对此四根已浇筑柱混凝土凿除,钢筋进行调整清理,重新支模浇筑混凝土。二、框架柱10线/F1/

3、2线、10线/D线、10线/G线、9线/B线、9线F1/2线共五根柱子由于表面存在较大面积的蜂窝麻面、漏筋,但内部核心区混凝土较为密实,因此采取灌浆法修补,材料使用MEK-40灌浆料。施工流程为:已有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模板支设→灌注、涂抹灌注浆体→养护。专业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施工具体措施如下:1、基底处理  (1)凿毛。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用钢丝刷或喷砂方法清除表面浮层污物。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破损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4、。  (2)冲洗和饱和。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2、灌浆料的配制  灌浆料和水按规定的量在料桶中用搅拌机上下左右缓慢移动,充分搅拌均匀,且搅拌叶片不得提至液面之上,以免混入气泡,稠度满足现场施工需要。3、施工及养护  (1)灌浆。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可采用机械喷注,操作速度要快,施工人员用手锤敲击外模板使其密实。  (2)如修补厚度超过3cm时,应分层施工。层与层之间应间隔

5、4h。MEK-40灌浆料适宜在5~3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施工。如环境温度超出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及配比进行调整。    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塑料薄膜,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养护温度在15℃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4、施工控制  (1)为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2)灌浆层外观平整,层面与基底结合牢靠。5、施工注意事项 (1)清理基面,凿除破损、松动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粗糙、洁

6、净。(2)抹砂浆前,用饮用水冲洗待修补部位,使混凝土表面处于饱和状态,但表面不能有明水。(3)终凝后,如果灌浆层与混凝土表面不平,可以人工打磨,并将表面颜色调试相同。三、7线/G线、7线/F1/2专业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线、7线/G线、8线/B线、8线/C线、8线/D线、8线/G线、9线/C线共8根框架柱,由于局部边角存在蜂窝麻面,因此按如下方案修补处理:1、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砼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表面覆盖,认真养护7天以上。2、待达到50%强度后在凿去,表面用

7、1:2水泥砂浆抹平。3、对轻度蜂窝和轻微表面露筋的框架柱,先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覆盖养护。四、质量验收标准1、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高强灌浆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及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3、砼试块必须按规定取样、养护和试验,其强度评定应符合“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要求。4、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5、允许偏差项目: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

8、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柱8钢尺检查垂直度层高≤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全高(H)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标高层高±1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全高±30截面尺寸+8,-5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检查五、质量保证措施专业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为了避免再次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