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

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

ID:20244559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_第1页
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_第2页
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_第3页
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_第4页
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说《 金陵十三钗》 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说《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改编策略研究赵如冰安徽大学摘要: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文学作品有着紧密的联系。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成就了无数优秀的银幕佳作。文学作品成功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仅能提升原著的影响力,还使得一批优秀作家自觉的走向影像化写作。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子》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而作为优秀的改编作品,其改编策略值得研究。关键词:金陵十三钗电影小说严歌苓张艺谋前言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文学作品有着紧密的联系。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成就了无数优秀的银幕佳作。文学作品成功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仅能提升原著的影响力,还使得一

2、批优秀作家自觉的走向影像化写作。影片《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的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它不仅获得了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的骄人商业成绩,同时以极高的艺术价值获得了国内外电影节的一致肯定。笔者将从严歌苓与张艺谋创作个性的联系入手,剖析《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策略。一、严歌苓与张艺谋的联系严歌苓和张艺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殊途同归。张艺谋有九年的农村插队经历,在农村坏境的耳濡目染中,他深谙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优劣兼备的东西,所以他的电影有着浓厚的中国泥土味儿。严歌苓出生成长于中国,而立之年赴美

3、留学后,便长期生活在美国。她在远离母语的环境里,用中文,想象着重温着属于她那个年代的记忆和故事。在海外的华人,对祖国总是有种特殊的情愫和深厚的情怀,这种对中国的深厚情感作为一座桥梁连通了严歌苓和张艺谋的创作。而在中国情结的背后,电影与小说又有着同样复杂的意味。严歌苓的作品无论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阐述,还是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正如《金陵十三钗》中秦淮河女人代替教会女学生去赴日本人的“鸿门宴”,而张艺谋将此故事称为“战争中的一抹粉红”,正是对严歌苓小说中体现的美好人性的最中肯赞美。-5-无论是电影还是文

4、学,从创作伊始社会文化的编码便被编织进它的叙事语言之中。严歌苓与张艺谋都对中国有着很深厚的情感,一个是站在本土中国人的立场上来表现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的朴实故事,一个是以海外华人的身份,用母语描述着那日夜思念的故土上发生的故事。同样的中国情结和对人性的关注使他们的作品具有某种接近的精神气质,而不同的生活环境又使得那气质有着不同的意味。二、张艺谋电影改编策略中艺术再创作的剖析严歌苓从1993年开始参加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海外华人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驱使她写出了这部关于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事件的小说。她以女性视角,写时代文章,造就了这样一

5、个凄美的故事,在那硝烟漫漫如雾,血流淙淙成河,白骨森森如山的战争中盛放,显得格外动人。电影无法像小说一样自由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只能借由镜头的暗示作用间接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影视语言的局限性也正体现于此,所以心理描写占大比重的散文化小说就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张艺谋对严歌苓小说的成功改编不仅体现了导演独到的眼光,更彰显出导演强大的艺术叙事能力。他通过“压缩转换”,“增加”的手段完成了小说《金陵十三钗》的影像重构,其对小说的改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电影对小说内容的压缩转换这样的改编是由电影与文学的不同属性决定的。电影有时间限制,

6、为大众艺术,文学没有篇幅限制,是一种审美艺术。文学可以尽情表现细枝末节来将故事叙说详尽,而电影为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能让普通大众看清看明故事的整体脉络,就要将小说中的细枝末节进行精减,为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让步。电影中增加了许多小说中没有的新人物形象,如李教官,假神父约翰。可是这些人物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原型,是小说中几个人物压缩转换而成。这样的重置使得电影的叙事线索比小说更清晰集中,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到主角身上。首先,电影将小说里的军人:戴涛少校和李全有,压缩转换成李教官(佟大为饰)。电影将“李全有救浦生”这一情节移植到李教官身上。李教官不是

7、像戴涛一样为了逃命躲进教堂,而是为了救路遇的小士兵浦生才到教堂来。他深知如果自己留在教堂会给这里的女学生们带来危险,而戴涛却没有考虑的这样周全。李教官同戴涛少校一样,是个“天生的军人,是个有理想的军人,为了理想而不为混饭而做军人的”。他带领的护卫队为了保护女学生而牺牲,他将浦生送到教堂后本可换身便装逃命去,但是他却一-5-直藏身于教堂对面的纸铺,在日军来到时拼尽最后一分力气抵抗到底,最后牺牲在爆炸声中。而不是像小说里面的戴涛、李全有,是在教堂里被日军发现后,手无寸铁的被杀害。在战斗中死去,是作为一个军人的最高荣耀。导演这样的安排使得中国军

8、人的形象更为高大伟岸。李教官牺牲的场面宏大悲壮,漫天飘洒的彩纸屑如同礼花,赞美着李教官作为一个军人的崇高人格。那彩纸屑在灰色的战争中飘洒,凋零,一明一暗的对比更加震慑人心,同时也应和了《金陵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