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

ID:20245966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悬岩边的树》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本诗作者是,当代诗人。答案:曾卓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直接填答即可。点评:本作者不知名,作一般性了解即可。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喧哗寂寞倔强飞翔答案:xuān

2、jì

3、juéjiàng

4、xiáng解析:注意易错点,“喧”的韵母是前鼻音,“翔”的韵母是后鼻音,“倔”第二声不是第三声,“强”多音字,不读“坚强”的“强”音。点评:本题不难,都是常用词常用字,拼音容易判断。3、“悬岩边的树”的形象特点是、、答案:寂寞

5、倔强

6、坚强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抓住作者对“悬岩边的树”描写咏叹的

7、句子来概括其形象特点。点评:现代代常以某一事物来创造意象,学习时注意体会对意象事物的描写。4、本诗突出的写作手法是答案:托物言志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根据作者所托“悬岩边的树”这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思想情感即可了解本诗的写作手法为“托物言志”。点评:“托物言志”是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二、问题理解5、本诗的第一节的第一句诗“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作者为什么说不知道?“奇异的风”指什么风?答案:“不知道”说明归来的特点,没有丝毫觉得,防备,连自己也搞不明白;特定年代。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诗歌的意境结合诗歌的创

8、作背景,从悬岩上何时长出一棵树来这个角度来理解“奇异风”指树所生长的年代。作者是说自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那悬岩边生出一棵树。点评: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要结合诗句所在的位置根据具体内容来分析。6、根据第二节诗的描写,分析一下“树”代表哪一类人?答案:5树代表着恋眷乡土,经历苦难又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坚强不屈,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知识分子。“悬岩边的树”是一棵远离群体(森林),处于危险处境的树,这肯定不是一棵普通的树,不然“奇异的风”不会把厄运施加于它。这棵“悬岩边的树”渴望归附于一个集体(森林),却又被驱逐到边缘的危险环境。内心的坚强与精神再次腾跃,已经改变了“

9、风”肆意扭曲的结果。这棵“树”是孤独的,但也是不朽的,它是受难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的真实写照,秉承着既定的人生理想,积极进取而又不屈服于匍匐的命运。解析:解答本题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根据写作背景来理解。曾卓,1922年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受迫害,1959年下放农村劳动改造,1961年调派武汉人民艺术剧院,1979年平反。曾卓的一生就是一部那个特定历史年代的政治史,而《悬岩边的树》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那把打开历史门缝的钥匙。点评: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往往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7、结合“孤单”“寂寞”“倾听”等

10、词语,说说“悬岩边的树”有何象征意义?答案:这里诗人强调表现的是:只有一棵树,又在悬岩上,很危险(悬岩),很不适合生命存活,而且是很孤单的。这棵树活得是很艰难的,应该是很痛苦,很悲凉的。从“倾听”、“孤独”、“寂寞”等字眼,诗人写的已经不完全是树。在危险(危机)的处境中,既不悲观,也不痛苦,其内在的感觉,能够听到“喧哗”和“歌唱”。但是诗人并没有回避它是孤独的,毕竟是只有一棵树,而且又是悬岩上。诗人甚至也没有回避它是寂寞的,这一节的最后两句,点出诗意的关键。解析:解答本题要了解诗人的坎坷的生活经历,根据写作背景来理解。先分析“孤单”“寂寞”“倾听”几

11、个词含义,体会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进而说明“悬岩边的树”是诗人那一代人的形象化身。点评:学习现代诗,要了解诗歌拟人化写法,体会诗可诗歌深刻的思想。8、诗作的最后一节中,“风的形状”和“展翅飞翔”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答案:“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诗人在这里,达到了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高度。弯曲的身体,是树的枝干受到扭曲的结果。这种扭曲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呢?诗人说是风的力量。而风的力量是看不见的,可是在树的身体上,却留下了“风的形状”。以有形的弯曲,表现了无形的风力。“风的形状”是外在的狂暴的力量对“树”的压迫之后留下的痕迹。但“展翅飞翔”是“树

12、”的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再现,冷静地审视和对待逆境,重新出发。“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这里,又一次突出了矛盾:一方面是危机的加重,即将跌进深谷;而另一方面,则是展翅飞翔。这里有两个字眼特别重要,一个就是“跌”,危机可能变成灾难;一个就是“飞”,灾难又可能成为新的转机。解析:本题中“树”与“风”是诗人着重描写的事物,根据作者生活经历来理解其诗中“树”与“风”的代表意义,即“树”是蒙难的知识分子,“风”是指压迫知识分子的政治力量,在此理解的基础上再抓住诗中关键词“弯曲”“跌进”“飞翔”来从诗人对遭受苦难的感叹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来分析理解诗

13、句的意义。点评:学习现代诗,要了解诗歌拟人化写法,体会诗可诗歌深刻的思想。9、“悬岩边的树”的“倔强”与《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