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三首》教案

《绝句三首》教案

ID:2024641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绝句三首》教案_第1页
《绝句三首》教案_第2页
《绝句三首》教案_第3页
《绝句三首》教案_第4页
《绝句三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绝句三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绝句三首》教案M第二5教育E资U源~网  《绝句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与比较,了解三首诗的不同风格与表现手法。  2、从品味语言入手,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说明:  本课所选的三首绝句,内容浅显易懂,其中《从军行》和《过华清宫绝句》学生在高中以前已经有过接触,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背诵。因此,教学本课的三首诗,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层次的记诵和理解上,还应该引导学生向诗歌鉴赏的更高层次发展,在诵读和比较中品味语言,领会这三首诗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巧,感悟诗歌语言含蓄蕴藉的特点,进

2、而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比较阅读作为教学的切入口,从以下三个方面逐层推进:一是作家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以孟诗为例),二是不同题材诗歌风格的比较(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三是三首诗不同表现技巧的比较(细节刻划、融情于景、以小见大)。以比较显差异,以差异促感悟,在比较中加深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词句,感受诗歌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容。  2、难点:归纳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说明:  文本的解读首先必须立足于语言的感悟和品味,诗歌的

3、阅读尤其如此。引导学生通过对三首诗的语言的品味,从而使他们获得对鉴赏诗歌的某些理性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如何才能凸显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求学生在初步诵读的基础上把三首诗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具体意象从诗句中剥离出来(“意象”这一概念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诗歌教学中已有接触,在此直接引入教学的环节中应该是可以的),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品味这些具体的意象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而明确:诗歌的不同风格,不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而且与其在诗中所选取的意紧密象紧密相关。对

4、于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剥笋的方法。比如,可先由孟浩然的诗入手,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明确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联系以前学过的《春晓》、《过人故人庄》等诗,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不同风格,最后总结下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对于三首诗的表现技巧的分析,可以穿插在意象分析的过程中,最后略作总结,以期通过对表现手法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联系旧知  设疑激趣1、中国是一

5、个诗的国度。在连绵起伏、群峰耸立的诗歌天地中,唐诗无疑是最为雄伟壮观的一座山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绝句三首》就是从这座山峰上采撷来的精美的花朵。这三位诗人分属于盛唐和晚唐两个不同的时代,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比如,你能说出孟浩然和王昌龄分别属于哪个诗歌流派吗?  2、请把三首诗迅速阅读一遍,从题材上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诗?1、学生回答,明确: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  王昌龄:边塞诗派  2、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孟诗:送别诗  王诗:边塞诗  杜诗:咏史诗1、唤起激情:唐诗是中国文学

6、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一个篇章,读此篇章,教师应该感染激发学生内心的自豪之情、向往之情。  2、关于诗歌流派和诗体的提问,既是考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也是本课教学的必要环节。为下面环节中的不同诗体风格的比较留下铺垫。  以《送朱大入秦》为例,探究解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怎样来鉴赏一首诗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这三首诗的学习来作一次探讨。  1、指导学生阅读第一首诗,疏通诗意。思考:“脱”应怎样理解?(解下,拿出)  2、意象分析:抓住一个细节。启发思考:联系“宝剑直千金”一句看,“脱”字一词体现诗人怎样

7、的情怀?(可联系课文注释并补充“季札挂剑”的典故来加深学生对这一细节的理解和感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还可补充前人对孟的评价: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3、与《过故人庄》(或《春晓》)一诗的风格比较。思考:两首所流露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吗?(一显恬淡洒脱之风,一具慷慨激昂之气,颇有几分盛唐豪气。)  4、引导学生归纳诗歌鉴赏的基本方

8、法。主要是帮助梳理一下鉴赏的思路流程,让学生在下一个环节乃至以后的学习中能不断加运用,以提高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1、学生齐读《送朱大入秦》,对照注释疏通大意。质疑。  2、学生思考讨论“脱”字一词的含义。  3、交流、讨论“解剑相赠”这一细节对表现诗人情感的作用。  4、讨论、比较:此诗与《过故人庄》一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5、学生自读后,齐背这首诗,简要归纳一下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语言、分析意象、体会情感、联系旧知、纵向比较。1、诗意的解读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词句上。这一教学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