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ID:20255169

大小:53.6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10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2012年真题原题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史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1、阅读以下两段话,回答下述问题: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老子》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解释“孟之反、伐、奔、殿”。(2)试结合《老子》说明孔子想表达什么样的精神。2、简述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差异。3、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4、论述张载的“横渠四句”及其现代意义。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五选三)试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试从社会契约的角度比较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的异同。为什么说笛卡尔奠定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基础。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康德:“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

3、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在康德看来,与自然科学相比较,形而上学的危机表现在哪里?对康德来说,形而上学如何能够走上科学的可靠道路?黑格尔说:“在时间上最后的哲学是所有以前的哲学发展的结果,因而必定包含着所有以前的哲学的各个原则;所以,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必定是最发达、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请就哲学的性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讨论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并作出相应论证。第二部分哲学综合——科学技术哲学(四选三)汉森认为“观察渗透着理论”,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和可靠性?2

4、、有人指出,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技术的善恶取决于使用者,与技术本身无关。请针对此观点,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3、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界不做无用之事。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做多了却无用,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多余原因来夸耀自己。”这一观点的内涵是什么?是否有局限性?4、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际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这同它的发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这里所说的“完全不同的任务”、“完全不同的才能”各是指的什么,请给与评述和分析。4.

5、3.12012年真题答案解析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史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选答2、3、4)2.解答:1.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

6、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

7、。2.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把老子的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把朴素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把老子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

8、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