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文中异读字

浅析文言文中异读字

ID:20257117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浅析文言文中异读字_第1页
浅析文言文中异读字_第2页
浅析文言文中异读字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文言文中异读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文言文中的异读字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是难点外,还包括掌握异读字。异读字即读法与今相异的字。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也各有不同。异读字的产生,与古代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不无关系,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异读字,不仅可以更容易记忆异读字,还可以更加易于理解明白文言文的含义。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一)破音异读所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

2、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制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下面列举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破音异读字例子⑴贫者语于富者曰(读yù)⑵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读yì)⑶萧关逢候骑(读jì)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èi)⑸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读wù)⑹大楚立,陈胜王(读wànɡ)⑺食之不能尽其材(读sì)⑻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读ji

3、ànɡ)⑼数吕师孟侄为逆。(shǔ)⑽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读guàn)⑾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shèng)(二)通假异读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耐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ō”了。(三)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

4、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要读为“kěhàn”。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废除了,并得到了大家人认可。如“叶公好龙”的“叶”是姓,古音读“shè”,由于大多数人都把它读作“yè”,现在已经读为“yè”了。作为地名和姓氏的“费”,古音读“bì”,但现在人们都把它读作“fèi”。对于这类字,要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的规定,凡是时令废除古音的字,一律要读今音。下面分几个类别为大家介绍中学古

5、诗文中的古音异读。  1.人名  (1)皐陶(yáo):传说中的夏初人。  (2)墨子,又称墨翟(dí)。  (3)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又称伍员(yún)。  (4)魏其(jī),大将也。(《报任安书》)  (5)是时,侍医夏无且(jū)(秦王随从医官)以其所奉药囊提(dǐ,投击)轲。(《荆轲刺秦王》)(6)樊於(wū)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7)汉刘邦谋臣郦食其(yìjī)《史记•郦食其列传》(8)佛(bì)狸祠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还有禽滑(gǔ)厘、景差(cuō)等  2.地名  (

6、1)燕(yān)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2)天姥(mǔ)连天向天横。(《梦游天姥吟留别》)  (3)愿献商于(wū)之地六百里。(《屈原列表》)  (4)越王勾践栖于会(kuài)稽山之上。(《勾践灭吴》)  (5)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陈涉世家》)  (6)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páng)出。(《阿房宫赋》)  (7)勾践之地,南至于句(gōu)无之地。(《勾践灭吴》)  (8)大王见臣列观(guàng)。(《廉颇蔺相如列传》)还有并(bīng)汾乔木、吐蕃(bō)、番(pó)阳、番(pā

7、n)禺、荥(xíng)阳、镐(hào)京、吐谷(yū)浑、渑(shěng)水、渑(miǎn)池、龟兹(Qiūcí)等。  3.官名  (1)昨夜见军帖,可汗(kèhán)大点兵。(《木兰诗》)  (2)匈奴呼韩邪单(chán)于。  (3)仆射(yè)  4.器物名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石钟山记》)  (2)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阿房宫赋》)  (3)锄耰棘钤(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  (4)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弈秋》)  (5)羽扇纶(guān)

8、巾(《念奴娇•赤壁》)  (6)炮(páo)烙  5.姓氏  (1)万俟(mòqí),复姓。宋代有人叫万俟禼(非异读,音xiè)。  (2)尉(yù)迟,复姓。唐代有人名尉迟恭。  (3)召(shào),单姓。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  (4)种(chóng),单姓。小种经略相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