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危害分析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

ID:20264598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_第1页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_第2页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_第3页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_第4页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处作业危害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处作业的隐患排查及事故防范对策措施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及事故分析高处作业亦称“高空作业”,是指在一定的高度有可能坠落的作业,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明确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从可能发生的地点分析,其分布非常广泛,有船坞、码头、机舱、甲板面等生产区域,也有在起重机械设备、屋顶、通道、平台等非生产区域。从受伤部位分析,由于坠落后头部着地或受冲击,易造成脑外伤或内脏损伤而致命;四肢、躯干、腰椎等部位受冲击往往造成重伤甚至终生残废。造

2、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有: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培训教育不足,不懂得操作技术和知识;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禁忌人员进行高处作业;现场缺乏检查工或指导有错误;造成安全装置、防护失效;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光线不足或工作地点及通道情况不良;大风或恶劣天气下冒险作业。同时,高处作业乱丢余料、失手坠落、活动脚架没有清除,人员没有带安全护具,可能被落物或抛射物所伤害,造成物体打击事故。从受伤部位看,物体打击造成死亡的部位大部分都在头部,其次是胸部,而造成的重

3、伤事故,其受伤部位大多数在腿部,其次是眼部。从受伤害人员看,主要是装配工、电焊工等一线生产工人,这是因为造船厂的主要一线生产工种作业环境较差,活动范围大,在未离胎的分段上,在合拢口的吊架里,在货舱的导架上,作业时多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立体交叉作业,配合不当往往酿成悲剧,伤人伤己。对物体打击伤害所造成的重伤死亡事故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原因大致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对现场缺乏检查和设计有缺陷。高处作业事故包括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两方面,其中高处坠落约占高处作业事故的百分之六十,而且事故后果比较严重。二、高处作业事故隐患识别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揭示

4、了事故与隐患的关系:千万次的隐患,对应着330起意外事故,而这330起意外事故,包含着300起无伤害、无损失或险肇事件,29起轻伤或低损失事故和1起死亡、重伤或重大损失事故。因此隐患排查是预防事故、减少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切实将隐患排查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制订措施对策防范事故。导致高处坠落的危险隐患很多,从钢板预处理、切割下料到船台(船坞)搭载合拢,再到码头调试,试航完工交船,需要全面了解所有施工工艺和作业方法,才能充分识别。前期的识别基本为预测,存在不全面、不切合实际的弊端,但可以此确定重大事项的控制措施和方

5、案,施工过程中再全面、精细地识别,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和方案,因此对危险隐患的识别是持续进行的。由危险度分析法分析得出,在船舶制造高处作业中危险隐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从发生地点上主要是:临边地带,如船旁,横舱壁;洞口,如楼梯口、工艺孔;作业平台,如外板链架、舱口围支架;垂直运输设备,如高空吊篮、合拢口挂笼;脚手架,如外脚手架、安装架等。2)从人的行为上是:高处作业人员未佩带(或不规范佩带)安全带;使用不规范的操作平台;使用不可靠立足点;冒险或认识不到危险的存在;身体或心理状况不健康;不了解作业点的危险等。3)从事故成因上是:没有或不

6、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借助、立足的工具、设备不稳固;被外力冲击后坠落;立足不稳等。4)从管理方面上是:未及时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监督管理不到位或对危险源视而不见;教育培训(包括安全交底)未落实、不深入或教育效果不佳;未明示现场危险。由事故树分析法分析得出,高处作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临边洞口处施工无防护或防护设施不严密、不牢固;违章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脚手架或操作平台紧扣件紧固不牢;安全带未严格按规定使用,且没有应急措施;操作者违反按规程规范作业;操作者违章作业,安全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足。三、高处作业事故防范的对策

7、措施由近几年事故发生原因看:操作者违反操作工艺,安全意识不强是近几年事故发生的最常见的原因,同时个体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及不正确佩戴造成了伤害程度加重。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并强调以下安全技术对策措施:1.安全教育(1)新工人、调换新工作岗位的工人必须进行“三级教育”,经教育合格后才准进入生产岗位,不合格的必须经补课、补考合格。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情况,要建立档案;(2)作业前,劳动者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危险因素、逃生通道及安全防护措施;(3)对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三级教育外还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教育训练,经考试

8、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上岗作业。上述工种持证率必须达100%。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2.安全防护措施有关高处作业的施工项目有:脚手架搭设,拆装,电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