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培训课件

针灸推拿培训课件

ID:20266521

大小:3.27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0-11

针灸推拿培训课件_第1页
针灸推拿培训课件_第2页
针灸推拿培训课件_第3页
针灸推拿培训课件_第4页
针灸推拿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推拿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推拿定义针灸疗法:包括针法与灸法,它运用针刺与艾灸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改善自身调整能力,提高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无名指端足大趾目外眦目内眦鼻翼旁食指端足大趾端小指端足小趾端胸中心中肺中一、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二)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3.特殊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刺激某些腧穴,对机

2、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三)腧穴的定位方法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2)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腧穴的定位方法2.“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3.指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腧穴的定位方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

3、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关节宽度作为一寸。(3)横指同身寸(一夫法):各经穴位主治特点:(1)经络所过主治所及(2)临近穴位周围局部治疗作用足三里---长寿要穴定位:膝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 功效:全身强壮要穴,健脾胃, 益气血,提高机体免力和 抗病能力 “要想身长安,三里常不干”针、灸、按摩常用保健穴位三阴交---安神、调经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功效:增强腹腔脏器功能,尤其是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曲池---降压定位:屈肘,肘横纹尽头 功效:调整血压,明目。适用于老年人血压高,视力减退关元---癃闭、崩漏

4、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功效: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刺法:斜刺0.5寸,得气后即可出针神阙---强壮定位:脐正中处功效:保健要穴,补益阳气,温肾健脾★灸法:间接灸,隔姜/附子饼,隔盐灸“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气延年”《扁鹊新书》中脘---健脾胃定位:脐上四寸,腹正中线上功效:强壮要穴,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灸法:直接灸,15至30分钟,艾柱7~15壮涌泉---强心益肾定位:脚趾卷曲,前脚掌中心凹陷处功效:补肾壮阳,养心安神★长灸此穴,健身强心,延年益寿太冲---疏肝泻火定位: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针灸:直刺0.5~1寸。按摩:有明显的酸胀

5、感效果好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按此穴,有消气作用。可缓解人因生气引起的一些疾病命门---腰疼、椎间盘突出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11、肾俞---强肾壮阳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效:益肾助阳,强腰利水〖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合谷---牙疼定位: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功效: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风池---防治颈椎病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清头明目,祛风解毒,通

6、利空窍★主治疗头、眼、耳、目、口、鼻、脑疾患,精神神志疾患,以及上肢病的常用要穴。头维穴---美容定位: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功效:清头明目,活血通络,止痛镇痉★胃经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头之各部。配合谷穴治头痛;配太冲穴治目眩丰隆---减肥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功效:沉降胃浊★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阳明络穴承山----防痔定位: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功效: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二、刺灸法刺法的意义较广,是指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具刺激

7、人体的不同部位,并运用各种手法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又称“艾灸”,是指采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灸炷或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达到防治各种病证的目的。(一)针灸治疗原则根据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以及针灸治疗疾病的具体实践,可将针灸治疗原则归纳为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和三因制宜(二)配穴处方原则1.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特别是在该经肘膝以下的部位。2.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包括“阿是穴”)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3.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