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ID:20268989

大小:63.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1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_第1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_第2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_第3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_第4页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和全面发展而又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树立11大语文"教育观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教师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29-01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结合教学,大胆改革,采取行之有

2、效的方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学科,浅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文道统一的语言观和H大语文"教育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可见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居于首位。文道统一的语文观,指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得到和谐的统一。语文教学的过程主要是一个语文训练的过程,但语文训练绝不是脱离思想内容的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一个内容与形式辩证运动的过程,是语言和思想相统一,语言和情感和谐交融的过程。

3、听和读的训练,实际上是在训练学生怎样借助语言文字去理解别人的思想。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二者统一,相得益彰;二者分离,两败倶伤。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师要善于点拨。n大语文"教育观,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的又一个重要观念[1]。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要把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也作为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日常生活等,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体,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去发展学生的语言。1.

4、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人人得以展其才,尽其能。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其具体施行办法如下:2.1激发学生兴趣,树立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内部驱动力,"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的话,说明了兴趣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我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准备,课中采用比赛、模拟等方式来展示预习的内容。复述课文故事,

5、看谁的复述更准确、生动,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中的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考,形式多样。这样,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增强了竞争意识。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收到了好的效益,这些都给学生留下了高兴的记忆,我国教改的先行者魏书生曾说过:"高兴的记忆,永不忘。"这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好学、乐学。从而变n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语文学习丰富多彩,学生在参与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在心里上获得了成就感,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

6、充分的发挥。2.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优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活动。他主张,教师应当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仓库加以清点回顾,把可以解决面监问题的知识都抛出来继续思考,教师同时给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即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观点的核

7、心就是要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以为他们谈的应都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值得我们深思[2]。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体表现为:3.1多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训练,只有通过训练,才

8、能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提局运用技能。因此,老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方法的指导。3.1.1熟读成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