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论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ID:2026934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论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_第1页
论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_第2页
论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摘要: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农业生产企业的主要资产,随着我国农业开放程度的提高,“三农”问题也成了我国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是一个国内消费和出口创收方面对农业依赖性都很强的国家,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其主要生产要素。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确认、计量及会计核算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有关信息,以便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生产性生物资产;确认计量;会计核算    1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及特征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生物。生物资产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本文主要介绍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产物

2、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它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生产的特殊农业资产,有其自身的生产繁殖、生长发育、死亡消失的自然规律,除具有一般资产的共性外,具有其特殊性。    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2.1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确认  我国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满足下列条件的资产才能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控制的该生物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确认时,要区分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

3、生物资产。  2.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量  (1)初始计量。  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按照其取得方式不同,初始计量的范围也不相同:外购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费用,自行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如产畜、役畜)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投资者投入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折旧、减值、以及处置问题的计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生物资产

4、在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后续支出(如管护、饲养费用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进行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记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损益。  3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行繁殖的产畜或役畜,应按达到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不同方式下确定的应计

5、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有关科目。天然起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4)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核算:应根据其性质、使用情况等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殖值及折旧方式,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借记“农业生产成本”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5)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测试与计提跌价、减值准备核算: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6)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时,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已记提跌价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

6、价准备。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时,按转群时的账面价值,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  (7)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8)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9)出售生产性生物

7、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