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ID:20269413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_第1页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_第2页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摘要: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使人们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提高情绪记忆力和乐曲欣赏能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哼唱曲调,体会音乐形象,用打击乐伴奏,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善评价机制,让学生都有成功感,已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欣赏;美;兴趣;想象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师组织、利用音乐材料,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直接感知音响,记忆音乐信息,与旧有经验之间

2、搭起桥梁,引起各种情绪反应,获得丰富情感体验,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受到审美教育的过程。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  但是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却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着这样去做: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起学生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我运用课

3、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二泉映月》的动画感受气氛。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二、充分利用想象力,激起学生共鸣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学生欣赏《青春舞曲》这首乐曲时,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给乐曲起名字。

4、并同时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例如:有个学生为乐曲取名为“光阴一去不复返”,学生解释为“当我听到音乐时,我感到青春一去就不会回来了,这个名字虽然和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听去想,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在我的音乐课上,每道题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学生想象力的火花。三、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  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  在课上,我认为学生应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

5、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例如欣赏《青春舞曲》时,学生想出了拍手、拍腿、双脚重重跳等表现方法。这就充分调动了大家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勇于大胆地表现音乐。  四、哼唱主题曲调,体会音乐形象  以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例如: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时,让学生听主旋律出现了几次,感受每次

6、出现在节奏上的变化,然后一起哼唱主旋律,体会节奏的变化给乐曲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五、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我让学生自制了打击乐器,如:可乐瓶装米做的沙锤;啤酒瓶盖串起来做的摇铃等等。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乐器,为乐曲伴奏,内心充满了愉悦。  六、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强调建

7、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但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习惯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极大的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我们一个启迪,音乐教师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在一起,保持良好的交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表现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参与空间。  七、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8、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较难的问题。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