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ID:20271510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_第1页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_第2页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_第3页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_第4页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梁建飞任何品牌传播都是在一定的媒体环境下进行。不同的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的“视听聚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都有所不同。当前,新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品牌运作理论已经很难适用,业界普遍感到传统受众调查、广告推广等手段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在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时,从传统媒体出发的理论、品牌传播方法也应该及时更新。1.新媒体的时空本质所谓新媒体,按字面意思理解,所有与过去媒体呈现不同特征的媒体都可以称作新媒体。但这样来定义新媒体显然没有太大的意义

2、,因为可以说媒介技术的更新每天都在发生。新媒体的术语真正开始广为学术界、业界使用也就是最近几年内的事。也就说只是在最近几年,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足以需要一个术语或概念来和之前媒体环境做出明确界定。用“新媒体”这一术语将当前媒体环境与之前媒体简单地区别开来,在学术上并不严谨,因为“新媒体”的“新”是没有特征、没有内涵的字眼,无法概括、凝练当前媒体的主要特征。在以后媒体环境再发生巨变的时候,我们无法再用“新媒体”来与当前媒体做区别。但作为学界、业界广泛使用的概念,“新媒体”具有很广的群识

3、基础,因此,本文也无需对当前媒体环境的命名做更多讨论。最重要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本质上发生的变化。媒体的英文为“Media”,其词源于“mid”,即一种中间物。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所有的媒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传播信息的中介。媒体的技术发展在人类社会传播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人类的传播活动,不借助媒体(空气、光线等自然介质除外)就只能在人的视听范围内进行。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曾将媒体比喻为“人的延伸”。电视是人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人耳朵的延伸。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将“此时空”的信息载

4、运至“彼时空”、或将“彼时空”载运至“此时空”。媒介拓展了人类感觉器官接受信息的范围,实现了信息的跨时空的学习与传播。因此媒体的本质功能是跨越时空传递信息。所有媒体的本质都是承载信息并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流动。而媒体跨越时空的能力则是媒体优越的重要的指标。从空间上,跨越空间的距离,是衡量媒体重要指标。电报产生时,能跨越大西洋进行信息传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从时间上,跨越时间的速度是衡量媒体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前运用即时聊天工具和对方进行信息交流,这是用驿马传递书信的时代无法想象的事情。从结绳记事、

5、印刷物、机器运输(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通工具也是一种媒体,媒体从本质不仅是承载物,更是一种运载物,因此,媒体从本质上具有运输的性质)、电子媒体再到如今的网络媒体,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性能越来越强。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从本质上无非就是在跨越时空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2.新媒体时空壁垒的消除从技术层面,媒体在跨越时间的性能上早已实现了时间上的即时化和空间上无限远程距离。但是新媒体的发展还要破除人为的时空壁垒,才能真正时间真正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国家在信息产业上的宏观战略“三网融合”就是要破除人为时空壁垒、行业利益

6、壁垒。即实现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1998年,业界对“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展开了大辩论,三网融合开始进入人们视野。1999年9月,国办发[1999]82号文件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让三网融合戛然而止。2001年十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直到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

7、三网融合,才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6月底,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三网融合才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从“三网融合”提出到实质性推进,经历了十几年的博弈,其中利益壁垒的阻力可想而知。自2010年“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以来,媒介生态发生巨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品牌传播的内容形态、生产运作和传播方式。“三网融合”产生的新媒体语境明显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1)渠道多元化。三网融合打破传统三网的利益格局,使得内容生产能够在不同信息渠道间较为通畅流动,内容传播由传统封闭式的定向式

8、流动转变为多种渠道内开放式的多方向流动。(2)内容生产低准入。渠道的开发激发了内容生产的活力,网络技术及内容制作设备、技术的普及化,大大降低了内容生产的准入门槛。UGC(用户创造内容)的兴起,极大丰富了新媒体的内容。(3)竞争更加激烈。渠道的多元化和生产的低准入直接导致包括品牌传播在内的内容产业在量上的爆炸式增长。无论式传统媒体上的品牌宣传,还是网络平台的品牌传播,都面临不同渠道的竞争,同渠道不同品牌的竞争。3.新媒体的显在特征在时空跨越上巨大的技术革新以及政策环境方面时空壁垒的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