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ID:20274086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0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膆膆虿蚅膆芈蒂羄膅莀蚈袀膄蒃蒀螆芃膂蚆蚂衿芅葿薈衿莇蚄袇袈肇蒇袃袇艿螃蝿袆莁薅蚅袅蒄莈羃袄膃薄衿袃芆莆螅羃莈薂蚁羂肈莅薇羁芀薀羆羀莂蒃袂罿蒄虿螈羈膄蒁蚄羈芆蚇薀羇荿蒀袈肆肈蚅螄肅膁蒈蚀肄莃蚃蚆肃蒅薆羅肂膅荿袁肂芇薅螇肁莀莇蚃肀聿薃蕿腿膂莆袇膈芄薁螃膇蒆莄蝿膆膆虿蚅膆芈蒂羄膅莀蚈袀膄蒃蒀螆芃膂蚆蚂衿芅葿薈衿莇蚄袇袈肇蒇袃袇艿螃蝿袆莁薅蚅袅蒄莈羃袄膃薄衿袃芆莆螅羃莈薂蚁羂肈莅薇羁芀薀羆羀莂蒃袂罿蒄虿螈羈膄蒁蚄羈芆蚇薀羇荿蒀袈肆肈蚅螄肅膁蒈蚀肄莃蚃蚆肃蒅薆羅肂膅荿袁肂芇薅螇肁莀莇蚃肀聿薃蕿腿膂莆袇膈芄薁螃膇蒆莄蝿膆

2、膆虿蚅膆芈蒂羄膅莀蚈袀膄蒃蒀螆芃膂蚆蚂衿芅葿薈衿莇蚄袇袈肇蒇袃袇艿螃蝿袆莁薅蚅袅蒄莈羃袄膃薄衿袃芆莆螅羃莈薂蚁羂肈莅薇羁芀薀羆羀莂蒃袂罿蒄虿螈羈膄蒁蚄羈芆蚇薀羇荿蒀袈肆肈蚅螄肅膁蒈蚀肄莃蚃蚆肃蒅莇薇螃肀芃薆袅袃腿蚆薅聿肅节蚇袁羁芁螀肇荿芀蕿袀芅芀蚂膅膁艿《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

3、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

4、listic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

5、述和总结阶段。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

6、、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泰勒(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6、特征: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多样化,课程论从教学论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1、课程定义: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2、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发展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赞科夫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建构主

7、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皮亚杰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3、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学术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优势:按学科组织教学,有利文化的保存于传递;按学科教学,有利系统知识的掌握;课程构成较简单,容易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卢梭·主要观点:1、课程设置应该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2、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3、强调在活动中学习4、教材的编排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结构5、强调教师的作用是协助与引导·优势:

8、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材的心里组织;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局限: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降低了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活动课程组织较困难;降低了教师的指导作用。4、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对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要有一个从观念转化成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