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

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

ID:20279529

大小:58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1

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_第1页
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_第2页
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_第3页
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_第4页
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1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设计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轴的设计学院:机电学院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轴的设计计算(一)高速轴的设计计算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先按教材式(15-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根据教材表15-3,取,于是得,由于开了一个键槽,所以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为了使轴的直径和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查教材表14-1取,又代入数据得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9-21(GB/T4323-1984),选用TL4型弹性柱销联轴器。联轴器的孔径d=22mm,所以2.轴的机构设计(1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上各段直径和长度1)为了满足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在12段的右边加了一个轴套,所以2)初步选取轴承,因同时受到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圆锥滚子轴承,根据轴的结构和最小轴的直径大小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9-16(GB/T297-1994)选用30205型轴承所以,,根据轴承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从表中可知,45断的直径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所以,。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所以长度应取短些,先取。轴承的端盖的总宽为25mm,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的距离为

3、25mm,所以12段上的轴套长,所以在确定轴承的位置时应距离箱体内壁S=8mm,取齿轮距离箱体内壁a=12mm。所以,mm取24mm,可由中间轴算出来,,轴肩的高度,轴环的宽度,所以取56段1的长度为,所以,取26mm。(二)中间轴的设计计算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先按教材式(15-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根据教材表15-3,取,于是得,由于开了一个键槽,所以2.轴的机构设计(1)各段的直径:因为轴的最小轴与轴承相配合,所以应该先确定轴承的型号从而确定轴的最小值,因同时受到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圆锥滚

4、子轴承。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9-16(GB/T297-1994),根据上面计算的,选择轴承的型号为30206,其尺寸为所以,轴肩高度所以23段的直径,,34段的直接即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45段的轴肩高,所以。(2)确定各段的长度先确定23段的长度:轴环的宽度,取b为10mm即。确定12段的长度:因为安装轴承应距离箱体内壁为8mm,齿轮距离箱体内壁的距离为16mm,所以,取。确定34的长度:34的长度等于齿轮的宽度,所以。确定45段的长度:轴环的宽度,取b为10mm即。确定56段的长度:56的长度原本应该等于齿轮的宽度B,但为

5、了定位作用该段的轴应小于齿宽B,确定67段的长度:取(三)输出轴的设计计算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先按教材式(15-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教材表15-3,取105,于是得,由于开了两个键槽,所以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为了使轴的直径和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查教材表14-1取,又代入数据得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9-21(GB/T4323-1984),选用HL4型弹性柱销联轴器。联轴器的孔径d=45mm,所以2.轴的机构设计(1)根据轴向定位

6、的要求确定轴上各段直径和长度1)为了满足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在67段的左边加了一个轴套,所以2)初步选取轴承,因同时受到径向力和轴向力,故选用圆锥滚子轴承,根据轴的结构和最小轴的直径大小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9-16(GB/T297-1994)选用30210型轴承所以,,根据轴承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从表中可知,轴肩的高度取4mm,所以,。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所以长度应取短些,先取。轴承的端盖的总宽为20mm,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的距离为30mm,所以12段上的轴

7、套长,所以在确定轴承的位置时应距离箱体内壁S=8mm,取齿轮距离箱体内壁a=16mm。23段的长度原本等于齿轮的宽,但为了齿轮能够轴向定位应短一些,所以,所以取轴环的宽取b=11mm即可由中间轴确定取八轴的校核(一)输入轴的校核1.画轴的空间受力图将齿轮所受载荷简化为集中力,并通过轮毂中截面作用于轴上。轴的支点反力也简化为集中力通过载荷中心作用于轴上;2.作垂直平面受力图和水平平面受力图求出作用于轴上的载荷。并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将计算出的危险截面处的的值列入下表: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玩矩M总弯矩扭矩3.按弯矩合成应力校

8、核轴的强度已知材料为40Cr钢调质,由教材表15—1查得,由已知条件,对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强度进行校核。根据教材式15-5以上表中的数据,并取轴的计算应力结论:按弯矩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轴的强度足够。(二)中间轴的校核1.画轴的空间受力图将齿轮所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