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ID:20283661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_第1页
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_第2页
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_第3页
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_第4页
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省偃师夹沟铝土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摘要】河南省新安县贾沟铝土矿区是大型铝土矿床,形状为简单的层状、似层状矿体,厚度较不稳定,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矿层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古奥陶地形控制。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及高岭石。  【关键词】河南铝土矿偃师夹沟矿床  一、矿区地质概况  本矿区属嵩山北坡山前丘陵区,地势由南向北缓斜,沟谷发育,黄土广布,沿矿体走向在山坡上和沟谷中有露头断续分布。奥陶系断续出露于矿区南缘山前丘陵地带,石炭系、二叠系仅见于局部沟谷中。  二、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嵩山复背斜北翼,构造简单,为一向北倾斜的舒缓单斜

2、构造,地层产状倾向340~20°,倾角为12~23°。在局部地段,岩层有波状弯曲,但轴向有东西向的,也有南北向或近南北向。这种情况可能既与构造作用有关,也与古地形有关。  三、矿区地层  根据本矿区施工的109个钻孔统计,地层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1.奥陶系中?ahref=".baidu."target="_blank"class="keylink">陈砑夜底椋∣2m):厚度约80m。为青灰色晶粒白云质灰岩、灰色厚层状砾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豹皮状泥晶灰岩、泥晶质灰岩。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厚度1.54~56.60m,平均14.24m。为含矿岩系,是本

3、区工作的对象,与上覆太原组呈整合接触。本组自下而上可分三层:C2b1:铁质粘土岩夹山西式铁矿层,厚0.82~24.54m。C2b2:灰、深灰色厚层状铝土矿及粘土矿,厚0.37~48.94m,平均6.90m。C2b3:深灰色薄层状粘土岩(铝土岩)及含铁粘土岩,厚0.16~17.68m,平均2.25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其岩性为生物灰岩,砂岩和砂质页岩,间夹薄煤一层,化石丰富。厚度0.73m~73.00m,平均27.89m。与上覆二叠系呈整合接触。4.二叠系山西组:杂色砂岩夹黑色页岩及煤层。平均厚约69.88m。二1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含鳞木(未定

4、种)及植物化石碎片5.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粉砂岩夹砂质页岩,砂岩以泥质胶结为主,有时为硅质及钙质胶结,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底部有薄煤一层,顶部含菱铁矿。厚约39.59m。6.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为灰黄色砂质页岩与页岩互层,含煤五层。上部以灰黄色含铁质中粒砂岩为主,与杂色页岩互层,含煤三层,均不可采。7.二叠系石千峰组:灰绿色、紫红色薄层状细砂岩夹钙质砂岩结核,结核呈圆球状或铁饼状,并夹薄层砾岩2-3层。厚约175m。8.第四系:主要为亚粘土、砾石层组成,局部可见褐红、土黄色粉砂质亚粘土及钙质结核。本区此层较厚,厚22.61~91.

5、20m,平均49.37m。  四、矿体特征  根据已经施工的109个钻孔,矿体东西长2100m,南北宽975—1000m,获准面积2.07km2。矿段109个工程67个见矿,见矿率61%,矿厚由0.37(ZK231)-27.82m(ZK436),算术平均5.22m。矿体内部结构简单,67个(含ZK35)见矿工程中52个工程单一矿层,占见矿工程的78%,有15个工程见到夹层,占22%;夹层一般1层(11个工程,占见夹层工程的80%),占见矿工程的16%。夹层一般为1个工程控制,横51线ZK351,ZK1851,横35线ZK335-3,ZK2’35连续出

6、现夹层。  主矿层圈出3个主矿体:Ⅰ号矿体分布在横32—53勘探线之间,长1153m,最大宽度496m,最小宽度38m,平面形态不规则。由70个钻孔控制,见矿孔48个,见矿率69%。单工程矿厚:0.54(ZK237’)—27.82(ZK436)m,算术平均5.57m,厚度变化系数101.5%。单工程矿体品位:Al2O3最低53.32%,最高73.15%,平均64.44%,变化系数8.01%,单工程矿体A/S:最低2.1,最高11.7,算术平均4.2,变化系数58.1%。资源储量304.71×104t。Ⅱ矿体分布在横27—30勘探线之间,东西长220m

7、,最大宽度350m。厚1.02(ZK428)—18.20(ZK2’29)m,平均厚度6.25。资源储量500.16×104t。Ⅲ矿体分布在横29—31线之间,东西长102m,南北宽150m,由ZK5’30,ZK530,ZK529’,ZK430,四个见矿工程控制。厚度1.54(ZK5’30)-24.16(ZK530),平均厚度8.41m。资源储量425.38×104t。  根据目前勘查成果Al2O3、Al2O3/SiO2随勘查深度加大而减少,SiO2、S含量增加的趋势,沿走向Al2O3、SiO2、Fe2O3、S、A/S变化不明显。  矿体倾向340°-

8、20°,倾角18-20°,局部由于沉积基底的起伏引起矿层波状变化,矿体形态沿走向与倾向亦有膨缩变化【摘要】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