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ID:20285626

大小:1.21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0-12

【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ppt】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讲教师:蒋晓虹副教授临沂师范学院教育与管理科学系E-mail:jiang_xh@126.com精品课心理学课程主页:http://www.lytu.edu.cn/edu如何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中学生心理异常有哪些表现?什么是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三者关系如何?分析心理咨询与辅导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简述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会谈技术的运用。学习要点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涵义(一)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

2、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三)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相对于生理卫生而言。原意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和行为问

3、题与疾病。它的含义除了包括指一门学科和一项服务工作外,还专指人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简言之,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同义。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最终目的,心理卫生是达到心理健康的手段,心理卫生的任务就是探讨如何维护、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措施及各种活动。所以说,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卫生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维护、保持和增进心理健

4、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积极治疗异常心理,改变适应不良行为。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二)心理特点与年龄阶段相符合(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五)心理协调,人格健全(六)奋发向上,自强自制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三、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四、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四)加强心理健康

5、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学校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重点,也可以说是主要任务。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2、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要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恢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6、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同时予以密切配合,以尽快治愈疾患,帮助学生重返校园生活。(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生活问题的心理健康与辅导(二)学习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三)升学和择业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一)全面渗透(二)开设课程(三)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四)建立家、校沟通渠道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教育性原则(二)全体性原则(三)差异性原则

7、(四)主体性原则(五)整体性原则(六)保密性原则第三节中学生的心理异常中学生的心理异常是指中学生心理活动偏离了正常状态。根据心理异常的程度,可将其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种情况。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一)认识异常1、感知异常(1)感觉过敏。感觉过敏是指对刺激物的感受性异常增高。(2)幻觉。幻觉是指在不存在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虚幻感知。第三节中学生的心理异常2、思维异常(1)思维紊乱。思维紊乱主要表现为头脑中的各种思想、观念互不连贯,缺乏逻辑性、组织性和条理性。思维紊乱的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四种形式。一是随意“脱轨”,二是“取

8、代”,三是“脱漏”,四是“融合”。(2)妄想。妄想是指一个人总是毫无事实根据地、不合逻辑地对事物进行判断。中学生常见的妄想有①自卑妄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