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看“无信仰”文化

前车之鉴看“无信仰”文化

ID:2028608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前车之鉴看“无信仰”文化_第1页
前车之鉴看“无信仰”文化_第2页
前车之鉴看“无信仰”文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前车之鉴看“无信仰”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车之鉴看“无信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文化是前进,也是倒退;是创新,也是复旧;是混乱,也是规整;是多元,也是划一……可以用“世俗化,大众化,分裂,加速”来加以概括。●欧美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同我们非常相似的问题。●欧美的经验之谈集中在一点:必须有一些人致力于保存和发展高品位文化,并且正确健康地引导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文化是前进,也是倒退;是创新,也是复旧;是混乱,也是规整;是多元,也是划一……总之,可以引用四卷本《法国文化史》中二十世纪卷里的一项说辞,即“世俗化,大众化,

2、分裂,加速”来加以概括。近年来,波澜壮阔、目迷五色的现实问题迫使笔者养成了一个思考习惯:观察一个问题,既要纵向看,也要横向看;我们的事业既然震古铄今,我们对它的考察也要抚今追昔。特别,如果我们的眼光不局限在本国,而是投向别人业已经历过的震荡、阵痛和缓解,那么,当前文化“无信仰”的问题原不足怪,关键是要找出其中某种举世普适的所以然来。令人吃惊的是,欧美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同我们非常相似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有趣的共同特征?他们又是怎么“闯”过来的?这块他山之石值得介绍和讨论。本文将以美国

3、大众文化的兴起、混乱和问题部分解决作为教训,试图讨论中国文化如何度过目前的“瓶颈”。《法国文化史》把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称为文化上的“大众时代”,这是一个很好的概括。这个时代在文化上的特征是从“通俗文化”(PopularCulture)转向“大众文化”(MassCulture)。两者之间有什么主要差别呢?我觉得,在于后者具有“大众参与性”和“主客交互性”,正是这一“区别性特征”导致了一系列有趣的结果。而且,如果说前者以“民主价值”为诉求,我们周围有那么多各种冠以“大众”名号的社会现象(大众消费,大

4、众娱乐,大众传媒,大众阅读等等),其主旨就是“消费价值”了。我们先来看看,美国消费主义盛行在文化上带来了一系列什么变化,探索其中也许跟我们这儿有共性的东西:(一)文化传媒变了。出现了以电视为主导的“大众传媒”,它们正是参与性和交互性的百万雄师,动辄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受众为规模,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二)休闲方式变了。人们可以动用来休闲的资源与手段也变了。休闲不再寻求优哉游哉的悠闲,而是追求急就多变的刺激。社会的加速度在给一切提速再提速,二、三十年代的田园诗境,五、六十年代的忙中闲情都已经是明

5、日黄花,一日三摩的细腻情趣早让位给了倚马必待的急切感觉了。(三)参与人群变了。随着群众文化程度逐步提高和社会生活极大拓宽,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人群达到了空前广泛,借用一句老话,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当然,这并不是大众的罪过)。在这方面,笔者信服美国诗人惠特曼的那句话:“要有伟大的文人,先有伟大的读者”。但是,我却也喜欢说,伟大的读者也来自伟大的文人,文人的天职正是培育和诱导一批又一批合格的读者,而不是对他们一味投合迁就。(四)经费变了。从单一的政府拨款变成了各个方向来的资金投放,投资人取得了绝大的话

6、语权,其中不乏财大气粗而色彩浓艳的人士。甚至出现了制作和推广文化产品的巨头(如时代-华纳与迪斯尼等等),他们可以无视任何原先的权威而自行其是。(五)文化规范变了。社会原有一套多少年来行之有效的文化规范,这些铁律本来体现着大众在文化上的主流诉求、欣赏标准和运作程序,现在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系列基于人的初浅本性的“潜规则”,或者别的什么。(六)评价体系变了。评价主体由专家学者“进化”成了广大受众,评价标准由专家们理性主导、经过理论思维考量的着实看法让位给了即兴激情和忽发奇想。考察一下美国文化权威话

7、语权如何转移的部分原因,大有启发。在殖民时代,话语权掌握在教士们手里;十九世纪后半,文化专业人士开始掌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大学教授的天下。但是,这些人也有个天赋缺点,就是只认“死理”,常常为了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争论不休,搞得受众莫衷一是。于是,他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更加有参与性和亲和感的“民意测验”与“群众推选”。(七)趣味取向也变了,于是,就产生了“商业文化”这个词语。这点直接影响文化的品质,笔者深有感触。例如就我们这儿来说,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人能够欣赏精雕细刻、字斟句酌的文字了(报章杂志编辑

8、也包括在内)。这样的篇章放在一些读者眼前,相比那些词句褴褛但能够吸引眼球或别的生理器官的作品,前者自惭形秽、自认晦气,后者趾高气扬、得其所哉。(八)雅、俗界限模糊了,实现“共赏”甚至“同衾”了。在美国,写了著名剧本《推销员之死》的严肃剧作家阿瑟·米勒和几度梅开的艳星玛丽莲·梦露在1956年结婚。这只是个人的小事,却是美国文化的大事;这是上述趋势的人格化。如果当时的美国还有人对此大犯嘀咕,那么,这种“名人艳事”对今天某些中国人也许正是趋之若骛的了。以上种种(也许还没讲全)构成了对文化的巨大冲击,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