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

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

ID:20289102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_第1页
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_第2页
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_第3页
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设提问开启“智慧”课堂之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木渎中心小学刘晶【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设疑、激趣、引思的艺术,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一个好的问题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智慧课堂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4)27-0076-02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问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萌发学生积极的创造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达到培

2、养学生好问、善思的教学目的。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诸多课堂提问不尽人意,笔者根据平时的听课情况,把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1.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很多教师喜欢问诸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问题,此类问题毫无价值,徒占课堂时间。如某位教师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当讲到第一段颐和园门口的儿童之多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文中有不少..关键词反映出颐和园门口的儿童之多,是不是呀?请找出来。”在这堂课上,此类简单问题,教师提问了多次,这就使整个

3、课堂的问题琐碎而且毫无启发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问题是否有思考价值,是否有启发性,要做到师问生思,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2.问题空泛、艰涩,学生无所适从。有些教师一开篇就问学生:“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写的?”对于这些问题,学生由于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认识,因此只能启而不发。此外,还有些问题过于繁难,问题脱离了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的实际水平,此种提问则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畏惧教师的提问,有碍师生的课堂交流。3.“越俎代庖”独角问,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在

4、听课中,笔者发现,不少语文教师都习惯于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解答或教师代学生解答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模式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有哪些疑问,表面上学生在思考问题,实际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容易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学生知识会被“窄化”,其思维也会逐渐“僵化”。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探寻以上做法都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最优化效果。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1.设置课堂提问的梯度,层层深入文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

5、常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了学生认识问题的层进性,这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提出一些大而泛甚至不着边际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事实上,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设置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进而收获精彩的课堂。当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应该提问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问题。例如,对成绩稍差的学生,就可以让他回答内容简单的问题,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如果回答错了,要有宽容之心,并及时地加以纠正;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要用

6、难度较大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其进步,使之更上一层楼。总之,小学语文课堂上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立足于文本和学生的思考能力,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不能为了追求“做大”而“变空”,使课堂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2.精炼提问,点燃思维火花。在每堂语文课中,教师都会提出大量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但其中不乏毫无价值的思维含量的问题,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提升,而且无法生成有机的课堂。笔者认为,课堂上的问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教师应该精心设计精炼的提问,使学生处于愉快的思维过程中,使课堂拥

7、有无限生机,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分解问题,开启智慧课堂。课堂提问不是为问而问,也不是为析而问,而是为了学生能高屋建瓴地思考而问。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会一连串地对学生追问,问题既繁杂又无价值,分散了学生的思维。这样一来,整堂课似乎都是教师在表演,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把所传授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地发问,这样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刺激学生积极思考,进而促使他们全面地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捕捉课堂时机设问,激活学生思维。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

8、所谓最佳时机,就是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时,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问题能入耳、入脑,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巧设问题,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首先,从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而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便是求知兴趣”。“兴趣”是开启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源,在实际教学中,“兴趣”可以促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