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纯至美情 亘古吟唱诗

至纯至美情 亘古吟唱诗

ID:20290205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至纯至美情 亘古吟唱诗_第1页
至纯至美情 亘古吟唱诗_第2页
至纯至美情 亘古吟唱诗_第3页
资源描述:

《至纯至美情 亘古吟唱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至纯至美的情亘古吟唱的诗——《诗经》与《圣经》中爱情诗的比较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诗言志”,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的《诗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诗经》以其自身反映着先古时代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创作方法,对后世的文化思想、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圣经》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书籍,是西方文化的源泉,被誉为“天下奇书”,“能改变一个人生命”的书,它叙述了古埃及、巴比伦

2、、波斯和腓尼基诸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生活,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中世纪大量的文艺作品和《圣经》有关,西方文学的许多名著都直接取材于《圣经》,如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感叹道:“正如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本《圣经》都是诗。”在全球化大潮、中西文化紧密联系的今天,我们要了解西方就不能不读《圣经》,研究、探讨这“两经”在表达爱情方面的异同,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样植根民间,讴歌人性美、人情美。《诗经》产生于二、三千年前的“初民社会”,收集了约公元前世纪至公元

3、前六世纪篇作品,被认为是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儒家的《圣经》、文学“圣典”,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当推“风”,而《国风》中,又以表现男女爱情、婚恋诗最为精彩,可以说爱情诗是《诗经》精华之所在。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曾说:“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璧,他们的光辉竟照得全部诗经都金碧辉煌了,光彩眩目起来。”这些诗歌正如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到,“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也。”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它们中有写相思之情、爱恋之意、渴慕之痴,或“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或“怒如

4、调讥”、“岂不尔思”;或“独寤寐言,永矢弗谖”;或“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辗转伙枚,涕泗滂沱”。有写幽期密会“爱而不见,搔首踯躅”,“在我闼兮,履我发兮”,“昏以为期,明星皙皙”,有邂逅相遇,尽吐眷爱欢悦之情:“适我愿兮,与于偕臧”……这些诗产生于民间,以民间歌谣的形式广为流传、吟唱,表现了上古时代青年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展示了人间纯美的情感世界,是生命本原和激情的自然流露,带着山野的清香,朴实、清新、健康、勃发。表明了我国古代人民在爱情上的人性美、人情美。同样的,作为西方文化源泉的《圣经》,反映了远古希伯来人民的生活、斗争、欢乐、痛苦、信仰和

5、希望。其中《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或《歌中之歌》。也是圣经中唯一以颂赞爱情为主题的诗集,在圣经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西伯来爱情诗歌的典范,它和诗经的国风一样,创作时代亦相近,最早也是在民间西亚地区传唱,直到今天仍被叙利亚农民所演唱,是所有诗歌中最优秀的。阿基巴拉比说:“整个宇宙都是没有价值的,直到《雅歌》赐给以色列人之日,因为全部圣经都是神圣的,而《雅歌》是圣中之圣。”“爱情如死亡坚强,爱情所发的火焰,是最猛烈的火焰,众水不能熄灭,洪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想用财富换爱情,他必全然被蔑视。"(《圣经·雅歌》)如此热烈、坚贞、纯洁的爱情,它是古代先民最原

6、始、最淳朴心声的流露。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生活在这生机盎然的世界中的青年男女,也同样春情萌动,“愿你用嘴唇亲吻我,你的爱情比美酒香甜。你身上有芬芳的香气,你的名字散发馨香,女孩子怎能不爱你呢?愿你把我带走,让我们飞奔,做我的君王,领我进你的居室,我们一起欢乐。”爱无国界,血脉相通。在《国风》和《雅歌》这两个尚未被宗教礼法污染的世界里,我们找到了同样的纯真和美丽,爱就是爱,没有扭捏作态,没有虚情假意。青年男女在情感的伊甸园里,尽情歌颂他们的爱情,享受他们的青春,然而细细品位,由于地域差别,语言文化差异,他们在诗歌的语言表达、意象构建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7、上,又存在着差异。以《诗经·国风》中的“蒹葭”和《圣经》中《雅歌》为例,试做简要分析。㈠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从语言表达运用的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来表达对爱情苦苦追求,但它们在刻画人物性格上却有较大差异。比较《蒹葭》中名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雅歌》中“我走遍市区,穿越大街小巷,寻找我的爱人。我寻找,却找不到他;我呼唤他却听不到回音……我因相思而病倒。”这两首诗都明确表达了要倾诉的对象,但“蒹葭”的表达要含蓄得多,那在水一方的伊人!似内心独白,无以倾诉,它带给读者、听者的,更多的是朦胧与想象,被爱恋的对象在形式上虽然具体可感,

8、但距离的存在则使被爱恋者在诗歌的主人公心目中愈发完美,也许这便是“距离产生美”。而《雅歌》更为直接表达对心上人的渴慕,大胆、热情、执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