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太宗与突厥

论唐太宗与突厥

ID:20290224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2

论唐太宗与突厥_第1页
论唐太宗与突厥_第2页
论唐太宗与突厥_第3页
论唐太宗与突厥_第4页
论唐太宗与突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唐太宗与突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唐太宗与突厥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一直受到来自北方草原突厥民族的进攻,导致国家建设不能正常进行,突厥民族与汉民族的关系成了唐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具体而言,唐高祖时期因为政权刚刚建立,在隋朝末年动乱的破坏后一切百废待兴,所以突厥总是处于主动地位,唐朝处于被动地位,加之唐高祖曾经请求突厥帮助他消灭敌对势力,所以突厥在唐朝控制区内为所欲为。到唐太宗时,唐太宗以他宏才大略的政治智慧、刚柔并济的政治策略、主动出击的军事战略,有效地改变了唐高祖时期对突厥的战略方针,较好地解决了唐

2、朝与突厥的矛盾冲突,使突厥不再成为对唐朝的威胁,使唐朝的北方三十年无戎马警。  一  突厥以狼为图腾,是历史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最早见于《周书宇文测传》,其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要和农业民族发生矛盾冲突,因为他们要从农业民族那里获得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必须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唐朝与突厥关系总的基调是以矛盾冲突为主。作为处于守势的唐朝来说如何以最有效的民族政策来使矛盾冲突减少到最低程度,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唐初,突厥进入了一个非常强盛的时代,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始毕可汗咄吉即位之后,由于中原

3、汉族地区不断的动乱,所以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此外,因为隋朝曾经与突厥联姻,在许多方面帮助过突厥,所以唐朝建立之后,突厥仍然给予隋朝遗臣许多帮助,甚至是希望帮助隋朝复国,这就使唐朝与突厥的关系显得十分复杂。从区域文明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突厥的不断进攻,主要目的是希望从唐朝的农业地区获得大量的物质财富,他们的战略方针是以战争为主要手段,以求和的方式争取时间,并且在其中寻找更加有利的进攻机会,把对唐朝的进攻、掠夺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所以在这样的策略指导下,突厥对唐朝的进攻就不停地

4、发生。  武德九年七月,颉利可汗自将十万骑袭武功,京师戒严。攻高陵,尉迟敬德与战泾阳,获俟斤乌没啜,斩首千余级。颉利遣谋臣执失思力入朝以觇我,因夸说曰:二可汗兵百万,今至矣!对此,唐太宗毫不畏惧,亲自带领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等六人出玄武门,来到了渭河边上,结下了著名的便桥之盟。在两军阵前,唐太宗不但显示了唐朝的诚意,还表示了大国的强势,所以突厥的颉利可汗等见到唐太宗之后,群酋见帝,皆惊,下马拜。  当时唐太宗与可汗隔水语,且责其负约。唐太宗的这种英雄胆识与气魄让突厥军队大为震惊,特别是随

5、后赶到的唐朝军队旗铠光明,部队静严,虏大骇。唐太宗与颉利按辔,即麾军却而阵焉。面对如此场景,颉利可汗果然请求讲和,这正是唐太宗希望达到的目的。翌日,刑白马,与颉利盟便桥上,突厥引还。唐太宗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便桥之盟只是一时解决了突厥对唐的威胁,因为唐朝与突厥的矛盾冲突根源是两种文明的利益之争。因此,唐太宗便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利用突利可汗扩大其内部的裂痕,同时积极准备向颉利可汗用兵。当时的情况对颉利极为不利,薛延陀、回纥、拔野右诸部都反叛,颉利让突利讨之,不胜,颉利大怒,把突利关押起来,颉利与

6、突利产生了矛盾。再加上这一年大雪,突厥的羊马多冻死。在此情况下,有人建议趁机攻击突厥,但唐太宗说:匹夫不可为不信,况国乎?我既与之盟,岂利其灾,邀险以取之耶?须其无礼于我,乃伐之。这种不趁人之危的仁者与王者风范,有效地在突利可汗身上产生了积极作用,孤立了颉利可汗,为解决相关的民族问题起到了一种表率作用。  唐太宗贞观二年,突利可汗遭到颉利可汗的进攻,向唐朝求救。唐太宗与大臣讨论说:朕与颉利盟,又与突利有昆弟约,不可不救,奈何?兵部尚书杜如晦认为:夷狄无信,我虽如约,彼常负之,今乱而击之,侮亡之道也。于

7、是命令将军周范壁太原经略之,颉利亦拥兵窥边。突厥经过长年的战争,已经表现出内忧外患,特别是突厥可汗用人不当正在引发内部的矛盾,出现了离心离德的局面,例如颉利得华士赵德言,才其人,委信之,稍专国;又委政诸胡,斥远宗族不用,兴师岁入边,下不堪苦。胡性冒沓,数翻覆不信,号令无常。加上岁大饥,裒敛苛重,诸部愈贰。突厥内外交困的局面出现。  贞观三年,原来臣属于突厥的薛延陀自称可汗,主动与唐朝联系,唐太宗诏兵部尚书李靖击虏马邑,颉利走。于是与薛延陀有关的众多民族群体拔野古、仆骨、同罗诸部、霫、奚渠长皆来朝。唐太

8、宗便命令并州都督李世勣等全面出击,俘人畜万计,突利及郁射设、荫奈特勒帅所部来奔,捷书日夜至。通过分化,唐朝渐渐在军事上取得主动权。  贞观四年,唐太宗在唐朝已经具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情况下发动了对颉利可汗的强大攻势,并且俘虏了突厥颉利可汗,东突厥政权灭亡。在如何对待被俘虏的颉利可汗事情上,唐太宗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政治家气度,认为颉利可汗有五项可杀的理由:而父国破,赖隋以安,不以一镞力助之,使其庙社不血食,一也;与我邻而弃信扰边,二也;恃兵不戟,部落携怨,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