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

ID:20291021

大小:11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2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_第1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_第2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_第3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_第4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博士学位的英文是Doctorof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从中可以看出()①哲学是检验各门具体科学的标准②哲学思维寓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中③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各门具体科学都应以哲学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下列说法中蕴含的哲学观点与之完全一致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③理者,气之依也④水是万物之本原A.①②B.

2、①④C.②③D.③④3.国学大师季羡林指出: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每当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时总是首先在思想领域找到航标。这是因为()①思想家、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②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③真正的哲学能正确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④真正的哲学能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的观点属于()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离开运动谈物质的不可知论D.离开运动谈物质的相对主义诡辩论5.下列说法中蕴含的哲理与“一着不

3、慎,满盘皆输”,一致的有()①国兴则家兴,国破则家亡②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④牵一发而动全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按照十八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6A.客观物质性B.社会历史性C.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D.主观能动性7.历经百年风雨,兰州中山桥桥墩老化腐蚀,病害严重。近年来,相关单位将其维修加固工程竣工。桥面维持了原状,并使拱桥上部结构整体提升了1.2米,提高了中山桥的防洪能力。这说明()①人

4、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造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5、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B.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这启示我们()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D.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11.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社

6、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6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发挥主观能动性,拼命学习就可以D.以后上课要坚持视听结合就行13.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

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14.《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这意味着()①人们对雾霾的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统一②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