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分析和应用

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分析和应用

ID:20301437

大小:1.13 M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分析和应用_第1页
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分析和应用_第2页
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分析和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分析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分析和应用王炳成  亓玉福(泰安供电公司 山东泰安271000)摘要:通过分析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得出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关键词:补偿;过电压;谐振;中性点;电弧引言目前,6~35kV电力系统多为非有效接地系统,由于非有效接地系统的中性点不接地,即使发生单相金属性永久接地或稳定电弧接地,仍能不间断供电,这是这种电网的一大优点,但当单相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时,电弧很难熄灭,可能发展成相间短路;其次,当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时,易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从而波及整个电网。

2、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系统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是一项有效的措施,正确选择消弧线圈的各种补偿方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1消弧线圈工作原理6~35KV电力系统中,当单相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为了限制电弧对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危害,电力系统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发生单相接地时,在接地点增加一个电感电流IL,其与接地电容电流IC方向相反,起抵消作用,如图2所示,两电流叠加的结果使接地电流减小,使电弧自行熄灭,起到消弧的作用。2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及使用范围根据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电流的

3、抵消程度不同,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有以下几种:2.1全补偿(=,接地电流为零)3由于接地电流为零,接地处不会产生电弧,避免了电弧产生的危害,因此从消弧的观点,全补偿最好。但系统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电容不可能完全相等,中性点对地产生电位,在此电压下,中性点消弧线圈与接地电容构成一个串联电路,如图3所示,简化的等值电路如图4所示。根据戴维南定理,图4中的等于消弧线圈从中性点断开后,中性点的对地电位,由下式确定=(1)式(1)中:ωc1;ωc2;ωc3。由于线路经完全换位后,c1、c2、c3差别很小,故数值较小。全补偿

4、时,消弧线圈的感抗与三相对地容抗相等。在的作用下,图4所示的电路构成串联谐振,回路电流为(2)中性点电位为(3)由于消弧线圈的的感抗远大于线圈的电阻,虽然不大,中性点电位很高,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电位产生严重位移,引起过电压,因此消弧线圈不采用此补偿方式。2.2欠补偿(<,接地电流为一容性电流)图5(a)为某变电所A供电网络图,消弧线圈装在变电所A的变压器中性点上。若输电线路的长度、形式确定,网络中任意一点单相接地,接地电容电流相同。运行中d点发生单相接地(规程规定,该系统单相接地后可继续运行1~2小时),接地运行

5、过程中,线路cf、Ac分别发生短路,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线路后,变电所A3的供电网络变为图5(b)、(c)所示。此时,由于输电线路的长度变短,接地电容电流减小,当然线路切除的长度不同,接地电容电流的减小的程度也不同,当接地电容电流减小时,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可能由欠补偿变为全补偿,因此电网和有直配线发电机供电网络一般不采用欠补偿。对单元接线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发电机中性点装有消弧线圈,如图6所示。当变压器高压侧雷电波侵入或单相接地产生过电压时,由于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存在电容,经电容传递,在低压侧产生过电压,等值电路

6、如图7所示,图7中:U0—一次侧过电压值;L—消弧线圈的电感系数;C1—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耦合电容;C2—发电机回路对地电容。一次侧出现过电压时,经电容传递到二次侧的过电压为(4)式4中,为消弧线圈感抗和发电机回路对地电容的容抗的并联。消弧线圈采用过补偿时,>,为正,表示感性的;消弧线圈采用欠补偿时,<,为负,表示容性的。无论是过补偿还是欠补偿值变化较小,可以认为其不变。由于欠补偿时,图6中两个容抗的串联,回路电抗大,二次过电压值低,而过补偿时为感抗和容抗的串联,回路电抗小,二次过电压值高,因此发电机变压器单元

7、接线宜采用欠补偿。2.3过补偿(>,接地电流为一感性电流)采用过补偿时,如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又发生线路故障,系统始终处在过补偿方式下运行(应考虑切除较长线路时,过补偿不能超过允许值),不会变为全补偿。而投入线路时,在投线路前退出消弧线圈,调整消弧线圈分接头(减小匝数)后再投入,投线路后系统仍在过补偿下运行,不会变为全补偿,因此,电网和带直配线的发电机宜采用过补偿。3、结论通过详细的分析消弧线圈的各种补偿方式,得出了消弧线圈各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即消弧线圈不采用全补偿方式,电网和带直配线的发电机宜采用过补偿,

8、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宜采用欠补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对用电的可靠性和用电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选择消弧线圈的各种补偿方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1989.[2]高电压技术.重庆大学编.作者简介:王炳成(1962-),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从事电力生产技术管理工作。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