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

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

ID:20305680

大小:49.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_第1页
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_第2页
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_第3页
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0例卵巢多囊样改变患者病例分析王丽娟袁卫红(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云南昆明650101)【摘要】目的研宄精祌因素与卵巢多囊样改变(PCO)发病的关系。方法取60例年龄在13〜37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或月经过少,阴道或直肠B超均显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且同一个平面卵泡均大于10个,最大直径不超过10mm的妇女月经第2〜5曰或闭经妇女任意时间及月经规律B超示双恻卵巢正常的生育期妇女月经第2〜5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取上清液并测出其性激素(FSH、LH、TES、PRL)水平。通过对60例PCO患者的年龄、该年龄所处环境、性激素的比较及PCO患者与正常妇女性激素的比较。分

2、析PCO患者的发病年龄、精神因素及性激素水平的特点。结果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75%左右,13〜19岁的占16.6%,>30岁仅占8.3%。发病率最高的年龄阶段为20〜30岁,这一时期女性面对的外部环境刺激最多,压力很大。对60例PCO患者性激素的比较可见LH/FSH>l高达90%,可见高LH在卵巢多囊样改变中占很高比例。睾酮≥60ng者占58.3%,也占有很高的比例。PRL>25ng/ml者占10%。而对照组妇女LH/FSH>l者占12%,LH/FSH≥2为零,睾酮≥60ng及PRL>25ng/ml者各占6%,符合PCOS诊断

3、者为零。结论18〜30岁之间的妇女发病率最高,性激素表现也很典型。而这一时期的妇女压力最大,所应对的环境刺激最多,说明精祌因素与PCO的发病有很大关系。【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性激素只经失调精神因素【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106-02卵巢多囊样改变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卵巢功能旺盛表现的PCO、某些疾病导致的类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其中最多见的是PCOS,其发病多呈因性,临床表现为多态性的内分泌紊乱综合症。特征包括:[1](1)雄激素过多;(2)雌酮过多主要为El;(3)促性腺激素比例失常;(4)胰岛素过多。临

4、床表现为:(1)月经不调;(2)不孕;(3)多毛、痤疮;(4)肥胖;(5)黑棘皮症。目前PCO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对女性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目前对其发病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胰岛素抵抗、基因遗传、酶的缺陷等方面,对精神因素的研究甚少。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1研究组收集2007年6月〜2009年6月60例来自妇科门诊和生殖中心的年龄在13-37岁平均年龄24.77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或月经过少,阴道或直肠B超均显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ii冋一个平面卵泡均大于十个,最大直径不超过10mm的妇女。1.2对照组收集30例月经规律,阴道B超示双侧卵巢正常的妇女。2方法2.1样本采集取上述月

5、经不规律妇女月经第2至7日或闭经妇女任意吋间及月经规律iLB超示卵巢正常妇女月经第2〜5天空腹静脉血3ml。置于低速离心机中3600转5分钟,取上层血清。2.2测量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出上述妇女的性激素(FSH、LH、TES、PRL)水平。测量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批内差异控制在10%以内(CV<10%)批间差异控制在15%以内(CV<15%)c2.3测量仪器、试剂仪器为美国DPC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为DPC原装试剂盒。2.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两比较采用{检验,∝=0.05为检验水准,

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表2对60例PCO患者性激素的比较可见LH/FSH>l高达90%,LH/FSH≥2,可见高LH在卵巢多囊样改变中占很高比例。睾酮≥60ng者占58.3%,也占奋很高的比例。PRL>25ng/ml者占10%。而对照组妇女LH/FSH>l者占12%,LH/FSH≥2为零,睾酮≥60ng及PRL>25ng/ml者各占6%,符合PCOS诊断者为零。表360例PCO患者及50例正常妇女性激素结果(FSHmlU/ml、LHmlU/ml、TESng/ml、PRLng/ml)通过表3对60例PCO患者及50例正常

7、妇女性激素进行比较FSH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相比较LH、TES、PR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三、讨论多囊卵巢并非一种简单独特的疾病[2],而是一种多种起因,临床表现为多态性的综合症。苏病理生理涉及广泛,包括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和卵巢的局部调控因素,造成某个调节机制的不平衡而出现的各种反馈失常和连锁反应,致使诊断和治疗复杂化。数十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观点,经常奋相互矛盾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