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

ID:20320302

大小:1.37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9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卷命题人陈静审核人冷祥美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它表现的区域特征是A.整体性B.开放性C.差异性D.阶段性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3-4题3、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

2、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4、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5、下列地貌单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A.青藏高原B.天山山地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6—8题6、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是依据A.地貌和气候B.水文和植被C.植被和土壤D.气候和土壤7、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

3、青藏高寒区—--“高”和“寒”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8、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9、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710、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A.南方丘陵地区大力修造梯田,发展水稻种植B.内蒙古东部草原大力垦荒种地C.湖南洞庭湖区大力退耕还湖    

4、  D.在三江平原沼泽地区大力垦荒.11、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12、下列人类生产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A.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种树种草C.半干旱草原上退耕还牧D.工业废水排入海洋13、关于清洁生产的正确叙述是A.清洁生产指对污染物及时处理B.清洁生产指使用清洁能源C.清洁生产指生产过程的清洁D.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过程都是清洁的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回答14—15题。14.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

5、是A.采猎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信息文明15.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资源B.科技C.市场D.交通16、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A.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17、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及生态环境问题是①地质地震灾害②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③台风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⑤酸雨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④1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D.人

6、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读图,完成19-20题。719.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20.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日前获得国家批准,这一宏伟的世纪工程正式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近斯立项的单项工程有三项:即东线第一期工程的江苏段三阳河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

7、高工程。根据材料判断第21—22题2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22.和最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A.航运设施工程B.灌溉工程C.节水工程D.治污工程我国是世界上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88位,水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据此回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