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

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

ID:20321197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_第1页
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_第2页
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_第3页
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_第4页
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对待“老”态度及其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方对待“老”的态度及其原因摘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使得巨大的地球被压缩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globelvillage),在这个村落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着日益频繁地交往。由于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社会习俗,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着各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这些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潜在因素。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对待“老”的中西方差异;原因一、引言地球村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大洲之间的

2、人们彼此就像是邻居一样的交往着。21世纪是世界老龄化的时代,这一事实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老龄问题。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对待“老”的态度差异及其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二、中西方对待“老”的不同的态度1.中西方老年人对待“老”的态度到了年老的时候,中国的老人会逐渐地从社会活动中退出来,重新地回到家庭中去。他们认为最好的安度晚年的生活是衣食无忧,儿女绕膝,子孙满堂。虽然在刚刚开始角色转变的时候会有失落感和空虚感,但他们会逐步地接受并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适应这种闲暇的时光。在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约有80%与儿女住在一起,与我国

3、相近。老年人是乐意与孙儿女们一起消磨时光的。在欧美国家中,70%以上的老人单独生活。在中国,身体状况好的老人会在家庭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他们体现自己价值的最主要的途径,所以他们对家庭的依赖度很大。在西方老年人的观念里,他们认为“老”意味着生命的尽头,孤独和对社会的无用。所以为了体现自己仍然拥有存在的价值,他们会越老越不服老,越老越享受自由,而且会努力地证明自己和年轻时候一样,依旧充满了活力。因为他们认为“我只要进入社会,就应该具备:一个完整社会人的全部行为能力”,倘若被硬性归类为:“需要受到特殊照顾的群体”并不是一件可

4、资炫耀的光彩事情,故此他们得到的结论是:“在社会活动中被别人视为:需要受到特殊关怀照顾或怜悯——是把自己排除于正常人群以外的意思,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其中的含义有:弱势,残缺不健全,不能独立,让人感到需要怜悯的可怜形象”。2.中西方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尊老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就有“使老有所养”(出自《礼记·礼运》),孟子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为长者折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在中国,“老”意味着丰富的经验和高深的智慧。比如俗语“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社会称谓语中带“老”字的敬称

5、语。老+姓或者姓+老(老王或者张老)都能体现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重和敬佩。至于那些中年人和老年人,无论是否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老+姓这样的称谓都是比较普遍的。在“没大没小”的西方社会也有着敬老尊老文化,只是体现的方式不一样。圣经中就曾强调:“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圣经,是西方的道德基础。但凡文明的国度就没有不尊老爱幼的。但凡已经进化完全的民族,就没有不孝敬父母的。但是他们不会出现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情况,那样的行为在西方人看来是对老年人极度的不尊重。西方国家急剧的老龄化,也使整个社

6、会对老年人的贡献越来越珍惜。他们会提高退休年龄,美国预计是67岁,英国是68岁。许多的退休员工被重新雇用,让他们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的价值,这是老人自己供养自己的一个体现,也是对老年人能力的充分尊重。三、差异产生的原因1.家庭观的不同现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和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的家庭叫做延伸家庭。中国人的家庭观比较强,更加注重亲情和血缘。根据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年长的应关照年小的,年幼的应尊敬年长的。“养儿防老”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但在西方,家庭

7、和个人只存在暂时性的纽带,是不稳定的,他们不依附于家庭或是他人,即使是自己的子女,他们更倾向于一种自我依赖。2.时间观的不同一般说来,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属于未来导向(future-oriented),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属于过去导向(past-oriented)。在过去导向的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过去,无论是过去的人还是过去的事件,他们认为那些可以引导帮助人们走向成功。那些拥有丰富经验或者是拥有各种美德的人被看做是智慧的化身。那些发生过的事件或者是以前的历史教会人们犯同样的错误。而对于未来导向的社会,未来可能是光明

8、的也可能是灰暗的,时间是线型的,只能是从过去到未来唯一的发展方向。跨文化交际是全球化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但是同一个问题,在同样社会背景的不同人的眼里会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差距,更不要说是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所以我们要充分学习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