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思想

梁启超的思想

ID:20322576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梁启超的思想_第1页
梁启超的思想_第2页
梁启超的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梁启超的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梁啟超的思想梁啟超的思想強調(社會)進化,不斷變化更新順應時代變化(潮流),與時並進循序漸進式改良現狀,使之適應新環境梁氏思想的特質﹕1.雖有個人原則,卻從不盲從教條和固執己見,經深思熟慮後,會不斷因時制宜(隨時而變、通權達變),不惜放棄和推翻過時的主張,以求真理和自我完善的境界「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2.觸覺敏銳,往往能捕捉時代的脈搏「問題意識」,甚至領導輿論潮流,開風氣之先。3.梁氏的主張「博採各家之長」,較接近「中間路線」核心理念﹕以理性和坦蕩真誠的態度,為國家和民眾謀求最大福祉(為國為民)政治及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學術1.「新民」致力提升

2、國民素質2.傳媒監督時政3.推廣現代教育及文化交流「新史學」整理國故1.服膺「威權政治」2.以改良社會(開民智/新民)為革新政治的先決條件3.強調穩健而漸進的改革模式,反對暴力革命4.主張推行憲政以實現民眾參與,伸張民權,適度限制行政權力5.主張團結,反對挑起民族矛盾的排滿運動及「種族革命」6.主張社會向前發展(進化),不能開倒車7.主張振興實業8.以社會主義政策適度調節資本主義(追求公平和效率均衡發展)梁氏流亡日本以及兩次對歐美的實地考察,對他的思想起到極大的影響。這令他真正了解西方文明的本質和反思當中的弱點,因此逐步形成「調和中西文化」,以「中國

3、之優勢濟西方社會流弊」的主張,令他晚年開始重視國學傳統佛學哲學「新民體」「新小說」興趣多元化,調和中西梁啟超思想﹕「愛國之心薄弱,實為(中國)積弱之最大根源」他認為要扭轉中國積弱的局面,以平等的地位立於列國之林,就必須開啟民智,確立獨立人格,並建立民眾對國家的關懷。他又認為歷史著述應協助建立國民對國家的認同。故此他主張革新史學以催化民族主義和國民意識,進而令國民團結、群治進化以抵抗列強的壓逼。梁啟超的新民論﹕「政府之良否,恆與國民良否為比例」。梁啟超的新史學﹕「今日欲提倡民族主義,使我四萬萬同胞強立于此優勝劣敗之世界乎?則本國史學一科,實為(全體國民

4、)一刻不能緩者也。…….史學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史者也,求有益于群治也。」「歷史者,敍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梁氏認為傳統史學當中有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其中尤以春秋書法與正統觀念為甚。從上述中可見其史觀可以大致歸納為一)歷史的發展是進化而非循環。二)以民族及國民為歷史的主體,否定以王朝或帝王為中心的史觀。三)以探求因果或史事之間的聯繫為中心。四)要以發揚國民的愛國心為務,力求有益於現實政治。他又指出春秋筆法「(舊史家)褒貶一二人,是專科功罪于此一二人,而

5、為眾人卸其責任也。上之啟梟雄私天下之心,下之墮齊民尊人格之念。」梁啟超善變中有始終不變的東西,那就是愛國主義不變,維新立憲不變…善變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時局的多變,以及他本人的敏銳性超乎尋常梁氏治學精神﹕1)求新﹕反對人云亦云,開風氣之先2)求通﹕兼採中西之長,務求融會貫通3)求廣﹕興趣和研究領域廣泛觸覺敏銳政治理念的變化﹕1895年﹕維新(開民智、興民權),積極辦報、學會1898年﹕救亡意識(保國、保種、保教)1902年﹕新民學說(改造國民的劣根性)l缺乏國家思想l缺乏社會公德l缺乏權利觀念l缺乏自由思想l缺乏自治能力1905-10年﹕與革命派(民

6、報)論戰論戰焦點﹕l行君主立憲還是共和政體?l革命的負面影響?(引發國內暴動和國外干涉)l應否行土地國有、平均地權?1913年﹕民初組黨(進步黨),行中間路線(支持袁世凱的國權主義)l支持強有力,善而強的政府1915-17年﹕兩度反對復辟運動1919-20年代支持國民運動,反對軍閥1920年代﹕1.倡設圖書館2.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講學社)3.研究國學,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4.教學演講、培育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