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

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

ID:2032317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_第1页
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_第2页
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_第3页
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_第4页
资源描述:

《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怀才不遇还是眼高手低某网站曾做过一次调查显示:在职场上575位被调查的人中:有41%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34%的人偶尔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只有25%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已经不是李白、杜甫等胸怀大志的名人专利了。人在职场,一身技能无法发挥价值,空有一腔宏图大志却因职务低微无法实现,足以让职场人焦虑不平。某网站曾做过一次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575位职场人士中,有41%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34%的人偶尔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只有25%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正在或者曾经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加起来有75

2、%。怀才不遇者的困境场景一:领导缺一双慧眼同一所大学、同时入职的储备干部,陈林认为自己比同学兼同事赵声优秀。因为每次在会议上他都能提出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问题,他认为自己的思维广度与深度都是优于其他同事的。可是这次晋升,领导推荐了赵声而不是他。这让陈林耿耿于怀,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是领导的失误,对下属能力没有准确的评估。场景二:公司制度所不容硕士学历、五年资历的老员工,技术骨干林新至今仍是技术骨干,而他带出来的实习生们如今已有人走上领导的岗位。林新认为自己绝不是旁人眼中的技术男,他有一副好口才,绝对适合做管理,虽然他绝少显露。之所以不能得到管理层

3、的认可,林新总结原因为公司文化官僚,而自己不拍马屁,无视等级,才为权贵所不容。讨论:你真的怀才不遇吗?观点一:没有真正的怀才不遇很多在工作上没什么建树的人总喜欢给自己戴上怀才不遇的帽子。因为这样便可以把这份责任推卸到别人的身上。但有时候你并不是怀才不遇,而是你的才能根本就还没展示出来,如何让别人去遇?这时候你的才能处于蓄势待发期,结果可能是厚积不发或厚积薄发。如果你是厚积不发的这类人,怀才不遇根本无从谈起。想必都听说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如果你是匹千里马,早晚都能遇到你的伯乐。或许你现在还没有遇到那只是因为时机未到。因为你的才能是一种现实的

4、存在,你现在的老板或许能忽略它的存在性,却无法磨灭它的存在性。但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你的才能将被他们认同,现在只是时机未到。遇伯乐这种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观点二:此处不遇自有别处遇职场中,因为个人性格、处事方式与企业、领导存在冲突,确实会导致怀才不遇的情况。当领导的偏见形成,员工常常是不做也错,做了错更多,让人无所适从。这与领导的管理能力有莫大的关系。此时摆在员工面前的无非两条路:改变自己,或者另寻伯乐。对于一个有才的人来讲,一般性格都比较固执,坚持原则,改变自己不太可能,那只能另寻他主。这种情况的前提是员工真的怀才,倘若是没有真本事,看不到自

5、己的短处,而一味扩大自己的优点,那只能处处碰壁。这个世界不缺怀才不遇的人,只缺怀才的人。只要有过硬的职业资本,相信怀才不遇只是暂时的,良禽择木而栖,怀才之人何必对一时的埋没而耿耿于怀?与李白杜甫们不同,我们可以效忠的不只一个朝廷。观点:怀才不遇与一朝分娩/江为民他接过我递过的热茶,坐下来喝了几口,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我坐在他对面,一边静静地听他述说职场上的遭遇,一边回忆以前关于他的一些印象:他90年代从国内某知名大学冶金专业毕业后进入省冶金研究院工作,因工作勤奋,善于钻研,很快得到领导的器重成为技术骨干。后来,院领导发现他人格上有喜欢钻牛角尖、

6、爱较真、重过程等偏向,认为是个搞技术的料,就选送他去国内某高校进修。进修回来后,领导让他负责某个科研项目,但因团队组织与协调方面出了些问题,项目没有大的突破就无果而终。他认为同事嫉妒自己的才华不配合,领导也没有为他主持公道,就辞职到一家外企任技术部经理,一干就是5年,但一直徘徊在初进公司的职位上晋升无望,他又跳到某中资企业任技术部经理。第3页机缘巧合,他想加入我们公司。由于他有国外矿业工作经验、熟练英语,同时正值公司海外项目缺乏懂外语、了解国外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公司领导对其比较认可。作为HR我对他进行了面试,我发现他在专业技术上有深度但缺乏广度

7、,难以对将项目中的各种技术要素连贯起来,工作中比较专注于过程的完整性但对工作产出则相对不敏感,团队协作上喜欢个人单干但不善于团队协作。综合考虑,我觉得他适合做技术研发而难胜任项目管理,经过与公司领导以及他本人的多方沟通,最后聘用他参与新项目的技术研发与攻关。入职后,我特意提醒他注意多向领导汇报、多与人沟通、多尊重持不同意见的团队成员。他确实很努力,收集大量相关的技术资料,针对项目的技术提出了许多建议,但他总觉得领导不够重视他。比如向领导汇报时,领导总是对他提出的建议既不赞同也不否认,总是让他多看看、多与同事探讨后再确定等等。另外,他来公司三个月

8、了,职务也没有明确下来,这让他觉得不被重视,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所以当知道我今天到分公司时,特意找我诉诉苦,同时也流露出辞职的意向。他的遭遇与心态,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