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及环境》专题

《健康及环境》专题

ID:20326684

大小:1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9

《健康及环境》专题_第1页
《健康及环境》专题_第2页
《健康及环境》专题_第3页
《健康及环境》专题_第4页
《健康及环境》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康及环境》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健康与环境》专题班级学号姓名亲爱的同学: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体会和收获。今天,请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呈现出来,与父母、老师和你的同学共享。祝你成功!考生注意: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共3大题,24小题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仔细答题,注意掌握好时间。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1.下列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特异性免疫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城市巷战定点清除扫地出门A.B.C.D.2.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在发挥作用。下图所示皮肤的保护作用是()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后天形成的防御功能3.下列四种反应依次属于()(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就可导致严重发病(3)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④过敏反应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4.下列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B.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得天花C.淋巴细胞产生特殊蛋白质促进吞噬病原体D.角质层细胞阻止病原体侵入人体5.关于七大营养素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是

3、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所以糖类是生命的标志性物质B.牙龈经常出血的病人,应该多吃果蔬类食物C.青少年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每天摄取最多的应该是含蛋白质多的食物D.小孩缺少维生素A易得佝偻病6.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是正确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是()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7.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B.所有的细菌和真菌自己都不能

4、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C.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人出门时戴上口罩,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8.在体液免疫中,能直接与病原体结合并将病原体消灭的是()A.T淋巴细胞B.抗原C.抗体D.淋巴因子9.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之一,我国目前大约有一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关于乙型肝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一定是肝炎病人B.乙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D.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劳动权利应得到保护10.大量的事实证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

5、吸烟是导致恶性肿瘤的罪魁祸首。关于肿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肿瘤细胞能快速分裂B.癌属于恶性肿瘤,香烟中的烟碱能诱发癌症C.癌症致人死亡的原因是癌细胞能放出毒素D.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11.下列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A.食用变质腐败的脂肪引起的中毒B.食用发芽的马铃薯引起的中毒C.食用工业用盐引起的中毒D.喝超过保质期的牛奶引起的中毒12.下列抢救措施中正确的是()A.被毒蛇咬伤的伤口处理方法是立即包扎止血B.对心脏停止跳动者恢复心跳的方法只需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C.对食物中毒的病人要立即催吐D.对中暑病人要立即就地进行抢救13.下列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是()A.肺结核

6、B.破伤风C.霍乱D.流行性腮腺炎14.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是()A.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组织B.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C.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D.识别、清除体内异常细胞15.假如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患者,人数虽不多但正在不断增多,发现患者之间有相互接触的病史,但病因还不清楚。对此,下列措施必要的是()A.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B.立即给患者注射抗生素治疗C.给易感人群注射疫苗D.该地区应立即全民放假休息16.巴斯德曾进行了如下实验:把新鲜、清澈的肉汤等量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并将瓶口烧软拉成鹅颈状,然后将两瓶肉汤都煮沸,敞开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两瓶肉汤

7、几乎都没有变化。当将乙瓶的瓶颈打断后,乙瓶的肉汤很快变质发臭,而甲瓶仍没有变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瓶颈拉成鹅颈状,主要是防止空气进入B.将瓶颈拉成鹅颈状,主要是防止微生物进入C.将瓶颈拉成鹅颈状,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D.乙瓶变质的原因是乙瓶内温度变化17.小名患急性扁桃体炎,白细胞数量由正常情况时的6500个/立方毫米增加到16300个/立方毫米,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