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年终奖扣税规则

【学习】年终奖扣税规则

ID:20330420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学习】年终奖扣税规则_第1页
【学习】年终奖扣税规则_第2页
【学习】年终奖扣税规则_第3页
【学习】年终奖扣税规则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习】年终奖扣税规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奖金多1元税后少拿好几千警惕喜剧变悲剧很多人眼前最关心的,莫过于年终奖。年终奖怎么花,很多人估计心里都已经有了筹划,有的人计划旅游,有的准备提前还房贷,有的准备进军股市。  不过,如果问大家一句:你知道年终奖的税是怎么扣的吗?  很多人可能就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不知道,单位说扣多少就扣多少。”  那如果再告诉你,你税前年终奖多,不代表扣完税之后,你拿到的一定也比别人多,你信吗?  很多人可能更疑惑了:“啊?怎么可能,我税前拿的多,扣完税之后,肯定也比别人拿的多啊,怎么可能还比别人少呢?”  有这样疑问的人,一定不知道年终奖的扣税

2、规则。  年终奖金是这样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年终奖的计算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套用公式,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算出自己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文件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后,是这样扣税的。  先将某职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见下表)。  举个例子来说,某外企工作的职员小王(此人物虚构),年终奖为6万元(税前)。将6万元除以12,得出5000元的商数。在表中可以找到5000元所对应的扣税率为15%

3、,速算扣除数为125元。那么就可以得出小王应缴纳的税款为60000×15%-125=8875元。  当然,有些单位平时发钱发得很少(没有到扣税的标准),主要的钱都在年底一次性发放,如果套用这样的公式,税就要被扣很多,非常不划算。因此这种情况的单位发的年终奖扣税稍微复杂一些,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比如说小张(也是虚构人物),每个月拿1500元(没有到达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差额为500),年终奖发了60000,那么他的年终奖扣税应该是这样的:(6

4、0000-500)×15%-125=8800元。  由此可见,平时拿的少,年终拿的多,在缴税这个问题上,还是很不划算的。  奖金多一块钱税后少拿好几千  如果说,在全年收入一样的前提下,平时拿的少,年终拿的多,在缴税这个问题上很不划算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情况比这个还要“悲惨”——那就是两个人的税前奖金额差不多,可能A比B多个1元钱,但最后A可能实际拿到手的比B要少很多。  这其中涉及税率的临界点问题。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还是外企工作的小王,拿到年终奖6万元,小王的同事小李,年终奖比小王多1元钱,为6万零1元。不要以为小李最后拿到

5、手的肯定要比小王多那么一点点,因为在年终奖扣税这个问题上,小王和小李将享受完全不一样的待遇。  小王的扣税为:60000×15%-125=8875元。(他适用的扣税率为15%)  小李的年终奖6万零1元,除以12,得出的商数为5000元零8分钱,那么他所对应的扣税率就要上一个等级:“超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扣除数375”,那么小李的税最后是,60001×20%-375=11625.2元,比小王要多交2750.2元。  原来,年终奖9个纳税区间的起点均为税率变化的相应点,会出现税前收入虽然增加,但税后收入不升反降的

6、情况。这就需要单位在发放年终奖的时候,合理安排金额,不要出现上述不公平的现象。  买保险能避税?很可能只是误导  眼下,不少保险公司打出这样的口号,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为员工买分红保险代替年终奖吧!不但有收益还免缴个人所得税”。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如果你的年终奖是10万元,如果公司用价值10万的保单代替奖金,这10万元就不用交税了吗?  不过记者咨询了税务部门的相关人士,这种“避税”的说法有明显的误导之嫌。  因为根据国税函[2005]318号文件明确规定: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

7、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该保险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从未出台针对投资分红保险的免税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的投资分红保险应计征个人所得税。税务部门强调,单位为员工购买商品保险均计入收入进行个税申报,即便是社会统筹类保险超出规定的部分也需纳税。  有些单位认为发现金要缴税,那么采用购物券方式,是不是可以避开税款呢?但,这种方法目前已经引起了税务部门的注意,因为税法对于这种情况也作了明确说明,即“所发生费用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

8、合并,全额计入应税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税收统筹很重要  那么到底这钱发多少,怎么发才合理,才能既合法履行公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义务,同时也能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叫“税收统筹”。  记者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