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论文

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论文

ID:20330811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论文_第1页
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论文_第2页
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论文_第3页
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室内空气污染净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技术1引言对于人多数人来说,一生屮的绝人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从某种州度上说室内环境比室外更重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以及公众的身体健康影响远超过室外环境。鉴于室内交气污染的危害性及荇遍性,夼专家认为,继“煤烟型”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之后,人类已经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吋期。W此研究其净化技术势在必行。室内污染是指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荇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异致室内空气屮柯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入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量新型装饰材料、家具以及生活川品不断进入室内,由此造成的室内环境污

2、染也口趋严蜇。针对口趋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以及净化研究工作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相关产品。2室内空气净化方法2.1吸附净化技术吸附是借助多孔性同体吸附剂表而存在不平衡力的作川,使气态污染物吸附在其表而,从而实现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S的。吸附技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两种。2.1.1物理吸附主要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分子间力的作川所引起的吸附为物理吸附。适合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射性气体氡、尼古丁、焦汕等的净化。H前使川较广的是活性炭,它吸附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还有硅藻土是重要的非金属矿物材料,其有强吸收性、人比表而积、高空隙率及耐髙

3、温的优良性质。2.1.2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技术是在物理吸附材料表而浸泡活性化学物质以及分子筛,在吸附过程屮,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以催化分解、中和有害气体。化学吸附的实质是一种发生在同体颗粒表而的化学反应,固体颗粒表而与吸附质之间产生的化学键结合,它反应需要活化能且速度慢。例如,川溴浸渍炭去除乙烯和丙烯,川硫化钠浸渍炭去除甲醛,川髙U•酸钾浸渍的活性氧化钔去除乙烯等,皆属子化学吸附。2.2低温等离子净化法低温等离子净化法是在常温常压下利川高压放电来获得非平衡等离子体,人量髙能电子的轰击会产生•0和•0H等活性粒子,一系列反应使有机物分子最终降解为C02、H20。•其催化净化机理包括两个方而:在产生

4、等离子体的过程中,高频放电产生的瞬吋高能量破坏某些有害气体的化学键,使其分解成单原子或无害分子;等离子体中包含了大量的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离子和具存强氧化性的由基,这些活性粒子的平均能量商丁*气体分子的健能,它们和哲害分子频繁碰撞,气体分子的化学键破裂生成吊原子和固体颗粒,M吋产生的•0H、•H02、•0等fi由基和03与有害气体分子反应生成无害产物。低温等离子体适合于室内空气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处理。2.3催化净化法催化净化法是在催化剂的作川下,将有害气体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的一类方法的总称。以TiO2光催化剂为例,其净化原理是TiO2在受到阳光或荧光灯的紫外线照射后,其A部屯子(即空穴对)

5、受激发,产生具哲强氧化分解能力的活性氯氧(羟)基原子团。在光、氧、水的作用下可降解儿乎所奋附着在氧化钛表的各种有机物,如氢化物、氮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催化净化法分为传统催化法、等离子体催化法和纳米材料光催化法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般比较低,所以对于传统催化法而言,其运行费川比较高,因而应川范围受到了限制。g前应川得比较好的有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和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儿乎对所有有害气体都哲很高的净化效率,识是易产生CO、O3、N0x.需增加进一步氧化和碱吸收的后处理过程,.K设备费川吊饭,因此在应川方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纳米光催化技术是最新发展起来的技术,能耗低、操作简单

6、、无二次污染,存很好的发展前景。H本在光催化空气净化机开发方谢一直走在科技和市场的前沿。大近公司1998年在仑的产品中首先使川了光触媒脱臭技术,脱除臭气和有毒气体。哀普公司采川了类似人近公司的技术,着重考虑了净化器的内部结构,利川多层脱除系统,生物酵紊滤净器、磷灰石滤净器、髙效含尘气体滤净器和活性炭滤净器、光触媒滤净器,人幅度强化丫脱臭和脱除有毒气体的功能。日立公司采取光触媒和活性炭S合工作,利川两层的光触媒滤净,对难处理的NO有较好的除去效果。2.4臭氧消毒法臭氧作为消毒剂对空气屮细菌等微生物其有很强的汆灭效果。臭氧杀灭微生物作用机制是破坏肠道病毒的多肽链,使RNA受到损伤,它可与氨祸酸残基

7、(色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发生反应而立接破坏蛋A质。臭氧可使噬菌体屮的RNA被释放出来,电镜观察还可发现噬茴体被断裂成小的碎片。有研究表明,嘌呤和嘧啶经臭氧作川后紫外吸收发生改变。臭氧可与细菡细胞壁脂类双键反应,穿入菌体内部,作川于脂蛋A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胞溶解、死亡。破坏或分解细凿的细胞壁,迅速扩散入细胞内,氧化破坏细胞内的酶,使之失去生存能力。臭氧靠其强氧化性能可快速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