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20337381

大小:2.67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09

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1页
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2页
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3页
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4页
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宪法(大学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宪法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一节(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宪法的概念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它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宪法概述2.宪法的特征(1)内容: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效力: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制定和修改程序:1/52/3马克思:“宪法——法律的法律”。3.宪法的词义“宪法”原指典章制度,与“法令”同义,如:“赏善罚奸,国之宪法”(《国语》)。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是指国

2、家根本大法,是民主政治和民主制度化的产物,词义中增加了“人民权利”的含义。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成果。专制政体,君权至上,君王言出法随,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宪法。法国路易十四:“朕即国家”。新兴资产阶级为取得政治平等地位和权力,在斗争中产生并发展的立宪思想,随反封建斗争胜利而得以实现。立宪主义思想:人民有权依靠代议制度等方式参与国家统治,国家应有一个根本法,用以规定、限制政府活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宪

3、政:民主政治。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迫使国王签署了一系列限制王权和扩大资产阶级权利的宪法性文件,如:1628《权利请愿书》1629《人身保护法》1689《权利法案》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1国会两院经依法集会于西敏寺宫,为确保英国人民传统之权利与自由而制定本法律。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3.……2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

4、…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以上为限制、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7.……3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以上为保证议会权力。)10.……4英国《权利法案》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前身,对英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为确立“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迈出了重要一步,使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制定了欧洲第一部成文宪法。上述宪法确认:

5、A.三权分立;B.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革命后的俄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即《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宣告:A.政权归劳动群众掌握;B.土地公有;C.消灭人对人的剥削。3.新中国的宪法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新中国制定过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第一部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

6、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认四种主要生产资料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第二部1975年《宪法》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取消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即人民检察院,规定检察机关的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取消辩护制度,取消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公开审判等重要原则。第三部1978年《宪法》指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总任务: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强国。恢复检察机关的设置。肯定“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强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

7、的继续革命”。继续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规定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第四部1982年《宪法》1982年12月,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的现行宪法,也是新中国最好的一部宪法。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先后四次对《宪法》的部分条款作了补充和修改,使之更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营经济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有经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

8、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