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端能效项目目标

中国终端能效项目目标

ID:20337510

大小:6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0-12

中国终端能效项目目标_第1页
中国终端能效项目目标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终端能效项目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终端能效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09-5-2222:12:57  中国终端能效项目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发起的中国终端能效项目(EUEEP)旨在克服中国在主要能耗部门(工业和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障碍,促进能效水平的提高,支持中国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基于市场的、提高能效的机制,完善综合有效的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中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动节能的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中国提高经济生产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全球环境。该项目为一个12年规划性项目,分4

2、期执行,第一期为3年。  终端能效项目执行地点:中国各地项目编号:00035738-CPR/02/G32执行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别方案目标:目标六、提高能效UNDAF目标:目标三、环境的可持续性MDG:目标七、环境的可持续性起始日期:2005年6月截止日期:2008年12月(一期)开发署投资额:全球环境基金US$17,000,000捐助国投资额:私营机构US$32,000,000政府投资额:US$31,350,000预算总额:US$80,375,000  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然而能源

3、效率低下,能源供应短缺,能源使用过度依赖于煤炭,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都是中国在未来20年当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因为中国将既定的GDP年增长率保持在7-8%。  为了实现这一增长率,仅靠增加能源供应和生产是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的。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要保护环境,中国必须想方设法节约能源,提高能效。  应对措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终端能效项目始于2005年。中国政府计划在12年内大幅提高主要能源使用单位的能效,这其中包括商用和民用建筑,以及钢铁、水泥和石化等重工业。终端能效项目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同时也致力于提高电机和锅炉等工业设备

4、的能效,以及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  为了与1998年起施行的《能源保护法》目标相适应,终端能效项目将制定和实施一整套节约能源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政策和规定涵盖许多方面,既包括技术创新,也涉及设计代码的编制和修订,还将为建筑师、工程师和工业项目经理制定培训材料和节能标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将与相关的政府部委、研究机构、双边捐助国、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合作,推荐和试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和新的市场机制。  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可持续的能效机制,这一项目将帮助中国在保持并提高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环境

5、污染。 这一项目将为节能设备制造商、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投资公司以及相关银行提供一个运作平台,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化模式,推动中国的节能工作。  第一期项目主要包括三部分:在工业节能领域,在水泥和化工等行业进行试点,开发并实施工艺节能标准,推广家用电器能效标准和标识等;在建筑节能领域,开展建筑物能源消费统计试点,研究高能效或绿色建筑的激励机制,加强新型节能建材的研发等;在综合节能与能力建设方面,加大能源审计的培训力度,加强节能融资政策的研究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说,在过去的15年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经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发了

6、26个能源项目,这些总计为1.65亿美元的项目帮助推动了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此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注中国工业、建筑业和交通等领域的能耗,就是因为这些终端用能行业的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90%以上。据介绍,该项目在第一阶段的三年中,将降低能源消费量约1900万吨标准煤,累计减少碳排放约1200万吨,相当于4200万吨二氧化碳;在项目全程12年中,将累计减少碳排放7600万吨,相当于2.79亿吨二氧化碳。碳贷通:节能项目贷款,免抵押、零首付、二周内资金全额到账碳险通:节能项目保险,节能能力全责保险、项目收益权保险节能技术方案保险机构、银行机构

7、认可认证电话:0755-82722776827275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