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丑二重性

论美丑二重性

ID:20343967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论美丑二重性_第1页
论美丑二重性_第2页
论美丑二重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美丑二重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美丑的二重性  美与丑都是美学的基本范畴,它们又是一对矛盾,共处于统一体中的美丑双方,究竟如何获得存在的理由,又如何斗争发展,在斗争中展示自身的属性,我们又如何认识它们的变异规律,是美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美的自身,丑的自身,美丑双方各具有什么二重性,如何科学地给予解释,是关系审美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在这方面略作探讨。  一、美丑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1)正如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一样,相对中有绝对,绝对中有相对。审美客体,作为客观存在,它是绝对的;而美的客观性

2、,却是随着时代、民族、阶级的不同而不同,故而美的客观性又是相对的、历史的、发展的。在相对的客观性中又有绝对的存在。反之,丑也如此。相对性为质的变异性,绝对性为质的稳定性。如果我们只看到相对性的一面,而否认绝对性的一面,那就会陷于相对主义,弄得美丑不分;如果只承认绝对性,而看不到相对性,那就会走上形而上学,把美丑的客观性当成凝固不变的,就会妨碍我们去创造美、追求美,暴露丑、贬抑丑。  没有比较,就无从鉴别。美丑的相对性,归结为对无数审美客体的相互比较,在比较中鉴别。"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审美评价就是比较鉴别的手段。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

3、人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2)中国古代对美人的描写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敷粉则太白",然而"如果非洲画家画美女神,他一定把她画成黑颜色、厚嘴唇、平滑的鼻子、羊毛似的头发"(3),这二者之间审美观的差距竟然这么大,可见,美丑的客观标准相对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们的审美观中。我们不能不论何时何地用划一的尺度去衡量,但是,它又是与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统一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又是绝对的,不为主观随意性所左右的。  在这里,比较之

4、中,其类别、概念内涵的一致性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显示相对性的比较,在类别同一的情况下所呈现的尤为明显。当然,类别有大小,大小类别之间的比较,在显示美丑的特性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狄德罗说过:"相对美有好几种,一株郁金香可以在郁金香中或美或丑,在花中或美或丑,在植物中或美或丑,在自然物中或美或丑。"(4)只有置于特定情景中的特定事物才足以显示其美丑,鉴别其美丑,否则"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何以鉴别?比较方式的差异,其显示的美丑也就呈现差异,这是有矩可循的。  二、美丑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面互相对立,一面互相联结、互相

5、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5)既然美丑共处于统一体中,就具有可分性。统一体互相渗透的性质,决定它们之间存在互相包含的可能。列宁说:"无论在自然界或社会中,'纯粹的'现象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白壁也有微瑕。美中见丑,丑中见美,是美丑同一性的反映。先秦的墨子有"甘瓜苦蒂,物无全美"之说,虽则其中的"美"尚包含着"善"的概念。汉代王充的《论衡·自纪》中说:"……至宝必有瑕秽,大简必有不好……"《淮南子·说山训》言:"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这些论述都接触到美中不足,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论题

6、。 遵循美丑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则,我们可以见到艺术的辩证法在闪光,能揭示艺术的辩证法与生活的辩证法的关系,避免艺术上形而上学的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优秀的作家遵循这一原则取得成功的不乏其例。以写实取胜的《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划时代的意义,与坚持人物性格塑造的二重性分不开。为什么鲁迅认为"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7)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8)它的成功,在于曹雪芹摆脱旧套,完全抛弃脸谱化的描写手法,"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9)",使读者看到了有血

7、肉,有灵魄的真人,而不媚俗,不作单一的调色。就是对作者所钟爱的正面人物亦然。如在宝玉与袭人等的关系中透露出的用情不专的倾向,宝玉对一般小丫头、老妈子并不温情脉脉,如同对待姑娘们那样,以及他的低级行动,都展示了他性格中封建性的一面。而对王熙凤,除了暴露其五脏六腑的丑恶一面外,也写了她机趣、诙谐、精明干练的一面,也"没有抹杀这一位美貌多才的少妇的内心深处的一点人性遗留"(10)。至于对薛宝钗,作者更是突破了旧才子佳人书"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11)的老套,没有着意将她丑化为"小人",她也并不完全以封建戒条律己,多处透露了心中

8、对宝玉私情的隐秘。这样写,使人物关系更能合乎生活逻辑地向前发展,自然地引出了悲剧的结局。(来源:http://www.797msc.com)  三、以丑为美  审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