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好儿子--雷锋

人民好儿子--雷锋

ID:20350044

大小:244.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12

人民好儿子--雷锋_第1页
人民好儿子--雷锋_第2页
人民好儿子--雷锋_第3页
人民好儿子--雷锋_第4页
人民好儿子--雷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好儿子--雷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民的好儿子—雷锋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关于学习雷锋的题词也先后发表。雷锋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1990年3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的题词,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继续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在毛主席题词之前  雷锋已经“红”遍军内外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

2、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资料照片)。新华社发48  在因公殉职之前,雷锋事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专拣重担子挑,主动给灾区人民捐款,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从不留姓留名……1961-1962年间,这位可爱的小战士的照片和感人事迹已在军内的《前进报》和辽宁的几家地方报上多次发表了。部队战友对雷锋的熟悉和喜爱自不必说,地方上成千上万的百姓也都夸奖这位解放军小战士,许多单位邀请他去做忆苦思甜的报

3、告,不知多少人为他流下悲痛、同情和庆幸的热泪。还有一些小学校聘任他为校外辅导员,雷锋叔叔的英名和形象深深扎根在少先队员们的记忆里。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后,全国各地、军内军外对雷锋的宣传掀起了新的更加浩大的声势。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批准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运输连四班为“雷锋班”,这个名誉很高,极少有人能够得到。命名大会召开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主要媒体均对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全军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雷锋的名字家喻户

4、晓,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紧接着,几家大报刊又把雷锋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并同时配发评论和雷锋日记摘抄,文艺界的作家和诗人也都通过撰文和写诗热情地颂扬雷锋精神。总之,举国上下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一个自觉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各条战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48面对全国宣传雷锋的火热局面,当时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听了有关汇报后,以极大的热情充分肯定了宣传雷锋事迹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并要求共青团系统加大对雷锋的宣传强度,组织全国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向

5、雷锋学习。对胡耀邦的指示与号召,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当然应带头响应、责无旁贷,但作为半月刊的《中国青年》杂志,在宣传速度上和报纸相比自然是稍逊一筹的,因此,他们立即发动全社人员献计献策,并召开编委会,精心研究,开动脑筋,另辟蹊径,千方百计找出新的角度,迎头赶上甚至超前于全国宣传雷锋的其它兄弟报刊。编委会上,有人提出把五、六期《中国青年》合刊,出版“学习雷锋专辑”;也有人提出请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郭沫若等党内名望甚高的“四老”为雷锋题词。这些设想应该说都很好,也都得到了同仁的首肯,但细究

6、起来,其宣传速度和力度仍然会落在其它报刊的后面。这时,会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思想修养组组长王江云提议:能否请毛主席题词?王江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话一出口,便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一致赞同。但冷静之后,人们又都认为请毛主席题词,非同小可,不是一般的动议,是不是有点太敢想敢干了?能有把握吗?会上又有人说:不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呢?与会者都觉得试一试有道理,最后决定: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  写给毛主席的信的内容是:“现在全国已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们《中国青年》拟出一期学习雷

7、锋的专号,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先进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老人家为雷锋题词。”雷锋1940—1962雷锋1940—1962:共和国红色偶像全新解读  雷锋故居。这里原为唐姓雇主的庄屋,雷锋祖父新庭三兄弟佃种唐家的田时就住在这里。庄屋原有房屋12间,约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的土砖茅屋,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路从塘边出进。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建国时分给了这个孤儿两间半屋,到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  1958年,房子因年久失修,

8、被堂叔雷明光拆了,后来在雷锋家的原地基上恢复了三间房子。  1968年,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建成后,为配合纪念馆的展览,体现雷锋家乡的特色,就把这个雷锋苦难家史的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  雷锋1940—1962:共和国红色偶像全新解读  高等小学毕业前夕的雷锋。雷锋是“新中国”树立的颇有代表性的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样板人物。从识字起,他就开始接受普及共产主义的教育。  1950年夏,雷锋快满10岁时,安庆乡政府决定送这个孤儿去读小学,这是一个免费的受教育机会,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