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武汉2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

2016届武汉2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

ID:20352143

大小:86.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2016届武汉2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1页
2016届武汉2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2页
2016届武汉2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届武汉2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市2016届高三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一、选择题24.秦在统一前,巨贾呂不韦曾位至相国;统一后,“徙天下a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发“贾人略取陆梁地(泛指桂林、象郡、南海等岭南边远蛮荒地区)”。这一现象说明秦朝A.小农经济形成B.工商食官出现C.中央集权加强D.江南得到开发25.《史记•惴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阎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幽刺豕(猪)”。汉聚帝派人往猪閱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A.采用儒家思想治国B.放弃休养生息政策C.维持无为而治思想D.存

2、在无为、冇为之争26.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于整tl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収、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逮而吏有封逮”等有关。上述现象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c.结束Y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说明Y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27.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jg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東要性下降。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近代屮国民族工业的崛起B.丙方国家侵华方式的

3、变化C.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D.近代屮阐经济结构的剧变28.孙中山说:“专制吋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冇力国民利害着想,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屮山八.推崇民有民治K享B.主张推翻专制统治C.倡导进行社会革命D.重视国民思想启蒙29.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于A.《屮W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30.19

4、42年,《解放日报》介绍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当选后,与大选时的政治对手合作并释放美M•领导人的事例:刊发了英国允许英共机关报复刊的报道。其目的是八.宣传持久抗战思想B.借鉴西方K主政治C.争取英美盟国支持D.巩阀民族统一战线31.新屮W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W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闽鼎立,i者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把曹魏’,可以参考。”这一外交®路最有可能fli现在20世纪A.50年代初期B.60年代初期C.70年代初期D.80年代末期B.关注人的世界n牟县午iHn《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32.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闪徒被锁链朿缚,只能看到洞口

5、活动的动捎物因身后矮墙卜.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亢实的車物。这一设想S在强调A.理性高于感觉C.认识源于感觉33.以卜'是苏俄(联)(1)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5)土地少的农民的耕畜和农具不在没收之列。(6)禁止使用雇佣劳动。(7)使用土地的方式应完全自由,由各乡村自行决定。据此判断,该委托书fp,台的历史背景是八.十月革命展开B.新经济政策实施C.农业集体化D.赫魯晓夫改革24.徳国分裂后,联邦徳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俎织的支持米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徳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

6、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D.欧洲国家逐渐走向联合25.19世纪末,罗丹为雨果、巴尔扎兑所做的雕像,儿经易稿。在定稿中,雨果令人吃惊地全身赤裸,而巴尔扎兑披着及地的睡袍,一颗尖颅硕大无比,身体则粗短臃肿,上阔不窄,显得比例失调。罗丹雕塑定稿的显著特点是八.注策人的情感B.捕捉瞬叫印象C.重视自我感受D.强调理性思考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

7、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損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額。……在西力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禍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