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ID:2035402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_第1页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_第2页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_第3页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_第4页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宦官专权及联系;明后期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陕北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清军入关与农民军的失败。  通过学习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来学会原因分析法,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农民战争来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是

2、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通过讲述李自成率农民军起义过程,史可法英勇不屈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明朝是由何人在何时建立的?  ②明朝末年东北的形势怎样?  ③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历史《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宦官专权及联系;明后期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陕北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清军入关与农民军的失败。  通过学习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来学会原因

3、分析法,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农民战争来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历史现象内在联系的本领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的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通过讲述李自成率农民军起义过程,史可法英勇不屈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明朝是由何人在何时建立的?  ②明朝末年东北的形势怎样?  ③我们以前学过的农民战争有哪几次?各发生在哪个朝代?  2.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总结:明朝建立初期,国力强盛。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上,

4、由于明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促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开始出现。在这个基础上,明朝进入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交往。同时,边疆各族进一步得到发展。这是我们前几节课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在明初发展的同时,由于封建制度在中国社会已渐趋衰落。所以在明朝后期出现了封建统治的危机。当时,在辽东有新崛起的满洲建立的清朝的威胁。在明朝封建统治内部,出现了政治和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导致了什么?明末农民起义同以往的一些农民起义有何不同?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讲授新课  一、

5、明末农民大起义  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是导致农民战争的重要原因,而统治者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压迫是导致农民战争的另一原因。明朝后期,土地集中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太湖流域有9/10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政府还不断加派田赋,增加苛捐杂税。农民失去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又逢天灾,到处闹饥荒,很多地区草根、树皮都被吃光了,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设课堂讨论一: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历次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历次农民起义,具体原因各异,但主要原因就是两点,一是统治阶级政治上的腐败和暴政;二是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主要

6、形式是兼并土地和繁重的赋税徭役。使学生明确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是历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1628年,农民起义首先在陕北爆发,很多地区的农民纷纷响应,涌现出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号称“十三家七十二营”。后来,他们齐聚荥阳,联合行动,打破明军进剿。又千里东进,破凤阳,焚皇陵,给明政权以极大的打击。后来高迎祥牺牲,李自成等人坚持战斗。  河南是当时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的地区。1640年,李自成接受谋士的建议,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均田”就是平分土地,“免粮”就是不交田赋。起义军还处死了贪暴的福王朱常洵,把他的粮食、财物分给饥

7、民。广大人民拥护农民军,城乡流传着“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  (设课堂讨论二:“均田免粮”的口号有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否实现?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均田免粮”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愿望,因此起到了发动广大农民支持拥护起义军的作用。但这一口号在没有新的阶级、新的生产关系产生的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1643年,李自成占领西安,第二年初,建立政权,国号大顺。这年2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攻太原、陷大同,占宣化,破居庸,兵临北京城下。进军途中,起义军颁布了“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平买

8、平卖”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清军入关和农民军失败  明王朝灭亡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大军南下,明朝最后一支劲旅驻扎在山海关,在吴三桂率领下投降了清朝。李自成亲率20多万大军直杀山海关,在山海关下与吴三桂军展开了大战。当时战况惨烈,又逢狂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