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1

ID:20355751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1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1(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西汉前期相权极重,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此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三司使【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削弱相权,任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答案】 A2.(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  )A.设立三省,分散相权B.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C.废除丞相,权分

2、六部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解析】 隋唐对丞相制度的重大调整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把相权一分为三,且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A项正确。B项是宋代的措施,C、D两项是明代的措施。【答案】 A3.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导学号:24940012】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相权削弱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 材料中中书管民事,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将宰相权力分割,互相制约,最后由皇帝决断,C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项与题干不符,而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在清朝,B

3、项与题干也不符。【答案】 C4.“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导学号:24940013】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科举制3【解析】 A、B两项是权力传承制度,并非是“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与材料所说的意思不符,排除B项。C项是一种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它具有了材料所说的弊端。【答案】 C5.《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4、(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解析】 唐朝三省长官中的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和审议的,同时具有“谏官”的职能。【答案】 B[能力提升]6.(2015·山东高考)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解析】 题干主要叙述的是对地方官任职的规定,与宗法体系、健全地方行政机构和完善地方监察制度无关,故排除A、C、D三项。规定地方官任职要避亲、避籍,其目的在于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故选B项。【答案】 B7.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5、【导学号:24940014】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解析】 依据表格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可知科举制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B项正确。【答案】 B8.阅读下列材料:3材料一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

6、政要》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解析】 第(1)问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唐初政治的特点,做到论从史出。虽然唐

7、初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这种民主来源于皇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时代性。第(2)问从材料中的史实可知是法律和皇权之间的冲突,从“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知法律权威占据上风。第(3)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大臣和法律的约束。第二小问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统治。【答案】 (1)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2)实质:皇权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3)唐初君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