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

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

ID:2035812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_第1页
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_第2页
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活——习作不竭的源泉文/陈秋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如何汲取生活“活水”,浇艳作文鲜花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2、、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有些学生写作文常常不是眼望天花板,就是抓耳挠腮,苦于没有写作素材。其实,写作素材的一大就是生活,关键是要用你的慧眼细心观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新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必须学会去发现、去搜集,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上学,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道路本来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造一幢幢小洋房;路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渐渐

3、变绿,充满生机;马路上的交警不论严寒酷暑,为我们指挥交通……还可以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可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表象,所以习作无从下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一棵小草,一种小动物、一处小景、一件小事等,及时把它写下来。我教二年级时,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家楼下的主人养了一条小狗,非常可爱。”我发现这位学生已经在注意生活中的事物了,但观察不细。我告诉她,如果仔细观察,把小狗可爱的样子描写下来就是一篇好文

4、章。后来,她在日记里写道:“那只小狗长着雪白和棕色相间的毛,耳朵小小的,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要一清二楚地看清身边的东西。它的样子真惹人喜爱。我在阳台上喊了一声‘汪汪!’小狗马上从屋里蹿到楼下的平台,抬起头来,好奇地望着楼上的我,也叫了一声‘汪汪!’好像在说:‘你好!’呵,小狗真懂礼貌,正在跟我打招呼呢!”显然,经过小的仔细观察,写得生动多了。这说明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题材可写,也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有仔细观察。只要留心生活,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充满情趣和活力!二、体验生活,捕捉写作灵感。学生作文是以表现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他们体验生活

5、的方式除了日常生活自发获得外,还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学生共同开发真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捕捉写作灵感。任何生动形象的语言,都于生活。因此,我在让学生作文前,常常先安排他们观察对象、体验生活。例如:《记一次乒乓球比赛》,我让大家亲自参加比赛,在群情激昂中使学生的真情释放。活动后,有的学生描写了扣人心弦的激烈场面,来赞美双方的拼搏精神;有的学生把比赛过程写得非常具体,做到了言之有物。有位学生写道:“他右手托着球板,左手拿起乒乓球,放在球板上。那乒乓球顽皮地掉了下来。他连忙弯腰去捡,嘴里还说:‘看你往哪儿

6、逃,你是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的。’我们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那位同学的球又从球板上滚下来,我们这些观众十分着急,恨不得去帮他捡,他却来了一个漂亮的银燕沾水把球抬了起来。‘好。’大家拍手为他鼓掌加油。他右手忽高忽低,身子一会儿倾斜,一会儿左右摇摆,真像电视中的铁拐李。大家捧腹大笑,有的笑得直咳嗽,有的揉着笑疼的肚子直哼哼。”确实,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三、感悟生活,抒发写作真情。教会感悟生活,是教师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学会感悟生活,

7、是学生提高作文质量的根本所在。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就会有一种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当孩子心里不高兴时可以写《我生气了,怎么办?》,《我有烦心事,怎么办?》,这种类似的作文题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身边遇到的不顺心的事例,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会烦心,以及生气时的表现,烦心时的表现都说出来。通过

8、向全班同学的倾诉,再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渲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声,并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