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

ID:20371463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2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_第1页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_第2页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_第3页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_第4页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掌握比喻、通感、反问、衬托修辞格和复习层次划分要领。3.了解翦伯赞及“访古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访古散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体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2.正确理解“胡服骑射”和“昭君出塞”的有关历史意义。3.从对叙、议的分析中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教

2、具准备《》示意图、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作为分析课文必要的材料,然后研习课文第一部分,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对本部分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并体味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导语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  教案精选:高中语文《内蒙访古》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掌握比喻、通感、反问、衬托修辞格和复习层次划分要领。3.了解翦伯赞及“访古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鉴赏访古散

3、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体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加强民族团结、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概括语段的内容要点。2.正确理解“胡服骑射”和“昭君出塞”的有关历史意义。3.从对叙、议的分析中初步形成自己正确的历史观。教具准备《》示意图、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作为分析课文必要的材料,然后研习课文第一部分,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对本部分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并体味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导语(放映有关内蒙古草原的幻灯片)内蒙古是一块充满神

4、秘色彩的土地,那浩渺无垠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气魄何等浑厚,这里的大青山在古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从历史的隧道里走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强悍的民族: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这些相继走上历史舞台的民族,像鹰一样掠过,只留下一些古城遗址,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荣辱。毕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随着翦伯赞的笔触,去寻觅那废墟中的辉煌,去倾听那辉煌中的苍凉的故事,去感悟那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二、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湖

5、南桃源县人,维吾尔族。1920年毕业于武昌商业专门学校。参加过北伐。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教授、北大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担任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职。1968年12月18日他因遭诬陷被迫害致死。1978年9月平反。三、题解《》最早发表于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后收于文物出版社出的《》集子中,1961年夏,作者和范文澜、吕振羽等应乌兰夫(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邀请,访问了对史学家

6、富有诱惑力的内蒙,历时2个月,行程15000余里。归来后,作者欣然挥笔写下了这篇别具风格的访古记。开头,以小序形式交代了撰文起因。正文以游踪为线索写访古见闻,共分六章。课文选了二、三两章,其余内容在《读本》节选。同学们应先整体阅读,从而取得一个完整印象。四、阅读研习“一段最古的长城”(出示《》示意图)1.讨论这段文字的思路;明确:由乘火车起程进入“古之塞外”说起,依次介绍了如今的塞外景色,大青山南北两边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历史上的纷争,很自然地引出了赵长城,最终对修筑赵长城的领导者赵武灵王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高度评价。2.作者通过这一短文,究竟要表现他

7、的什么思想呢?明确:在原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来概括:“敢于这样做的人(赵武灵王),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3.抽学生读①~②段,概括这两小段所写内容。明确:写所见:广阔而肥沃的塞外田野。4.抽学生读③~⑤段,并概括其内容。明确:写所见: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5.集体朗读⑥~⑦段,概括作者的感受。明确:写看法: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6.男生齐读⑧~⑨段,概括作者所见。明确:写所见: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7.女生齐读⑨~⑫段,概括作者的看法。明确:写看法:赵武灵王无愧于英雄的称号。8.认真阅读文章第⑦段回答如下问题:(1)给

8、这段文字加一个恰当的标题。明确:兵家必争之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