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

ID:20377284

大小:1.86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12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_第1页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_第2页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_第3页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_第4页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医药养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医药养生文化一四茶艺茶营销与管理方向中国传统医药养生文化一、传统中医药、养生学的产生与发展二、传统中医养生学派三、中医养生四要诀四、中华医学养生的文化特点五、古代名人养生经一、传统中医药、养生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药养生实践起始阶段夏朝人工酿酒用于治病。商朝产生汤液。西周时,出现专职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春秋时,秦国医生创立“六气致病说”。《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战国初《行气玉佩铭》:“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

2、…顺则生,逆则死。”《庄子·刻意篇》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第一部中医药养生学经典《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战国时诸多医学家共同完成。包括《素问》、《灵枢》,共18卷,162篇。主要成就:一、引进阴阳五行学说,建立医学整体观念。二、引进精气神学说,强调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三宝。三、对人体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四、强调早期治疗的预防思想。五、提出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和创立经络学说,为中医养生和气功养生建立了理论基础。神农与《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

3、日遇七十毒”《神农本草经》共三卷,收载药物365种,根据毒性和药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为补药。中品120种有毒或无毒,能遏病补虚。下品125种,能除邪、多具毒,专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神医扁鹊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原名秦越人。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为百姓除疾,医术高超,名扬天下,百姓敬他为神医。“起死回生”虢国太子“讳疾忌医”齐桓公外科鼻祖华佗华佗,字元化,东汉杰出的医家。精通方药,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令人钦佩。他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所用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是一名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的专家。太守看病提倡导引

4、养生。他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防病祛病。陶弘景,字通明,南朝人,经历了宋、齐、梁三个朝代,丹阳祙陵(今江苏江宁县)人。十岁时,最喜欢读葛洪的《神仙传》,立下修身养生的志向。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做了官,仍很少与外人结交。退隐后以炼丹修道为主,到句容山潜心修炼,研究学问。皇帝与陶弘景与《本草经集注》他亲密,朝中的事务,常以书信的形式请他参与决策。有“山中宰相”之名。编著《本草经集注》、《养生延命录》。药王孙思邈孙思邈,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生于隋,卒于唐。活102岁(

5、另说141岁),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尊为“药王”。20岁,能侃谈老子、庄子学说,精通佛家经典。他多次辞谢朝廷的封赐(隋文帝、唐太宗、高宗)。医德医术一流。著《千金方》。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蕲(qi)州(今湖北蕲州)人。为古代我国乃至世界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药物学名著《本草纲目》。35岁背起药篓,带着儿子及徙弟庞宽,访采四方,跋涉穷山深谷,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经过27年,61岁完成,全书分为52卷,共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

6、二、传统中医养生学派1、炼丹服饵中医养生学派秦始皇企求长生不死,出现了专讲神仙之道,炼长生“仙丹”的“方士”。汉武帝发书,搜集长生不老药,招纳方士筑炉炼丹。东晋出现了道家兼医家葛洪,研习炼丹术,著有《抱朴子》,劝人学炼丹术和服用“金丹”。唐代,服饵金石之风愈演愈烈。唐代统治者提倡道教,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之药,服金石以求长生不老之道的风气盛行一时。唐朝后逐渐衰落。2、吐纳导引中医养身学派战国时,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糅合进了吐纳导引术中。汉代,张仲景阐述了导引的养生防病意义。华佗创立“五禽戏。魏晋,嵇康《养生论》阐述了“导养得理,以尽性命”

7、的道理。葛洪指出气功的作用是“内以养生,外以祛邪”。提倡导引术应动静结合,不拘形式。晋道士许逊在《净明宗教录》提出“气功若成,筋骨和柔,百关通畅”。南北朝的陶弘景第一个把导引资料辑录为专集《养生延命录》,有十二种调气法,六字诀吐纳法,八势动功等。隋唐,导引术确定为养生及医疗手段。隋巢元方的《养生方导引法》、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摄养枕中方》都记载了许多导引养生的内容。孙在“六字诀”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12种调气法,提倡健康人练用导引术。3、房中术中医养身学派春秋时,人们已注意到性生活对人体的影响。房中术又名“玄素”之术,是当时道家的修

8、炼内容之一。他们认识到节制性生活,有助于心身健康。《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房中有八家,共有书186卷。唐代房中术达鼎盛期,一是唐代君主崇尚道教;二是唐代前期较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