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课后答案

水文学课后答案

ID:20381360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水文学课后答案_第1页
水文学课后答案_第2页
水文学课后答案_第3页
水文学课后答案_第4页
水文学课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文学课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1什么是岩石的孔隙性,自然界岩土的空隙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衡量指标是什么?构成地壳的岩石存在着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空隙孔隙松散岩石有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松散沉积物的孔隙率,受颗粒大小、分选程度、颗粒形状、胶结程度等影响。n=Vn/V*100%裂隙存在于坚硬岩石的裂缝状孔隙坚硬岩石中裂隙的长度、宽度、数量、分布及连通性等各地差异很大,与孔隙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nT=VT/V*100%nT=L*b/F*100%溶隙或溶穴可溶岩中的各种裂隙,在流水长期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空隙(指标公式)KK=VK/V*100%5.2岩石中存在哪些形式的水

2、?各有什么?各有什么特点?(1)组成岩石矿物中的矿物结合水:沸石水结晶水和结构水(2)存在岩石空隙中的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结合水松散岩石颗粒表面和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因分子引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具有表面能,能牢固地吸附水分子,在颗粒表面和空隙壁面形成的水膜,不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运动(薄膜水、吸着水)重力水重力对他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他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中立下影响运动毛细水由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现象气态水与大气中的水汽联系紧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液态水相互转化。固态水岩石温度低于0度,空隙中的液态水转化为固态水5.3何为岩石

3、的水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各用什么衡量指标及相互间有何关系?(1)容水性指岩石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用容水度表示(2)持水性指岩石依靠水分子引力和毛细力,在重力作用下其岩石仍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以持水度表示(3)给水性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其下降范围内饱水岩石及相应的支持毛细水带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从原先赋存的空隙中释出。在数量上用给水度表示(4)透水性岩石可透过水的性能。定量指标透水系数5.4何谓含水层、含水带、含水岩组、含水岩系?它们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用途?含水层指能透过又能给出重力水的岩层(1)有储水空间(2)有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条件(3

4、)有良好的补给水源和补给条件5.5什么是潜水?有哪些特征?潜水是埋藏于地下地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中重力水。(1)由于潜水面之上一般无稳定的隔水层存在,因此具有自由表面,为无压水。(2)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底处流动,其流动的快慢取决于透水层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坡度。(3)潜水透过包气带与地表相连通,大气降水、凝结水、地表水通过包气带的空隙通道直接渗入补给潜水,所以一般情况下,潜水的分布和补给区是一致的。(4)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不同而变化。5.6什么是承压水?有哪些特征?与潜水有何区别?充满于两稳定隔水

5、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称承压水由于承压水具有隔水顶板,它具有与潜水不同的一系列特点(1)当钻孔揭露承压含水层时,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初见水位(顶板高程处)与稳定水位不一致。(2)在一般情况下,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因为承压水具有隔水顶板,大气降水与地表水不能处处补给它,承压水的补给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的出露处。(3)由于承压水是由补给区流入广大的承压区,再向低处排泄,故承压水的出水量,水质,水温等受当地气候的影响较小,随季节的变化也不明显。(1)承压水手地表污染少。5.7承压水等水位线图有何用途?承压水面通常用等水压线图表示,它是根据相近时间测定的各井孔的

6、测压水位标高资料绘制的,等水压线形状与地形等高线形状无关。利用等水压线可确定流向和水力坡度;如果与等水压线图上绘有地形等高线和承压水隔水顶板等高线配合,可以确定承压水的承压水头和水位埋藏深度。根据这些可选择适宜的地下水开采地段。5.8何谓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获取补给的来源有哪些?含水层自外获得水量的作用成为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来源:(1)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通过岩石的裂隙和土壤孔隙渗入地下。(2)地表水入渗补给: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水田等,这些地表水附近,地下会有可能获得地表水的补给。(3)水汽凝结补给:当土层中的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在岩石

7、表面可形成重力水,重力水可下渗补给地下水。(4)人工补给:一是有人类活动的某些生产活动而引起的地下水补给。二是人们有意识地专门修建地下水回补工程,将地表水引入或灌入地下。5.9何谓地下水排泄?地下水排泄有哪些方式?含水层谁去水量的过程称为排泄(1)泉水排泄:地下水只要在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适当的地方,都可以以泉水的形式涌出地表。(2)向地表水排泄:地下水向地表水排泄是在地下水位高地表水位时出现。(3)蒸发排泄:地下水通过土壤蒸发、植物蒸发而消耗的过程。5.10何谓地下水的径流模数?每平方千米含水层面积上地下水径流量为每秒若干升表示M=Q*10~3/F*3

8、65*86400M--地下水径流,模数L/(s*k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