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学派整理.doc

传播学学派整理.doc

ID:20382292

大小:27.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传播学学派整理.doc_第1页
传播学学派整理.doc_第2页
传播学学派整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学派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哥伦比亚学派:拉扎斯菲尔德、莫顿、赫佐格、斯诺经验学派耶鲁学派:霍夫兰芝加哥学派(单独说)语用学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弗洛姆批判学派政治经济学派:默多克、斯密赛、文森特、史麦兹、阿芒·马特拉、赫尔曼、乔姆斯基、麦克切斯尼文化研究学派:霍尔、莫利、费斯克意识形态学派:葛兰西、阿尔都塞女权主义学派:伍尔夫英尼斯:传播偏向论媒介环境学派麦克卢汉:媒介的延伸论、媒介讯息论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注:哥伦比亚学派:主要人物:拉扎斯菲尔德(美)、《人民的选择》主要贡献:主

2、持伊里调查(美总统大选)、提出“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默顿(美)亦作“莫顿”与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功能观(结构功能主义)。内容: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耶鲁学派:主要人物:霍夫兰(美):传播学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研究,他的“劝服理论”对于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推动了

3、传播学的发展。主要贡献:一是吧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芝加哥学派:重要人物: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米德:主我与客我;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帕克:社会互动理论杜威:实用主义哲学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

4、想登陆点的作用。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对传播学的贡献:使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