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ID:20391053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2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1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2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3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4页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第13课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2、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

3、化现象的能力。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关知识。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教师适当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并切实感到改革雕版印刷术的必要。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观察教材中毕升

4、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  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作用”。体会毕升的创“新”在哪里?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结合地图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进一步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状况(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并引导学生联想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概括活字印刷术发明和推

5、广的情况。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出示《司南》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养学生观察、识图的能力。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思考: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器为什么会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对中国和世界有何作用?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

6、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取名的由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叙事范围  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  三、宋词  出示宋词的三个代表人物的作品,鉴赏并概括其特点:  派别词人代表作品风格  婉约派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慷慨激昂,气势豪迈。  辛弃疾  四、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