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霞溪中学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

2009-2010霞溪中学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

ID:20392099

大小:2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2009-2010霞溪中学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_第1页
2009-2010霞溪中学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_第2页
2009-2010霞溪中学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_第3页
2009-2010霞溪中学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9-2010霞溪中学初二下数学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霞溪中学2009年-2010年度初二(下)数学期末测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3分,共21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班级:座号:姓名:得分:1、要使分式有意义,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3B、≠0C、>-3D、≠-3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2,1),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A、第二、三象限B、第一、四象限C、第二、四象限D、第一、三象限3、下列作图语言规范的是()A、过点P作线段AB的中垂线B、过点P作∠AOB的平分线C、在直线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B=ACD、

2、过点P作直线AB的垂线4、当<0,>0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大致是()5、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他们命中环数的平均数相等,但方差不同,=4=2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A、甲B、乙C、甲与乙一样稳定D、无法确定6、如图,在△ABC中,AB=AC,要使△ABE≌△ACD,应补充的条件是()A、∠A=∠AB、∠ABE=∠ACDC、BE=CDD、∠ABC=∠ACB7、在四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A、AC=BD,AB∥CD,AB=CDB、AD∥BC,∠A=∠CC、AO=BO=

3、CO=DO,AC⊥BDD、AO=CO,BO=DO,AB=BC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8、计算:(-1)0=。9、化简:=。10、点(2,-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1、已知函数,当=-1时,的值是。1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3、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点O,AD=BC,试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OD≌△COB,你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一个)。14、如图,△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若AC=6cm,AB=4cm,则△ADB的周长=。415、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4、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则的取值范围为。16、给出一组数据:2,3,5,2,4,则众数为,中位数为。17、用火柴棒按如图的方式搭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5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7根火柴棒,搭4个三角形需9根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个三角形需要s根火柴棒,那么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为(n为正整数)。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小题,共89分)18、(9分)计算:(+π)0+2-2-()-1+︱-2︱19、(9分)先化简,再求值:()(2-1)其中=220、(9分)解方程:421、(9分)阅读对人

5、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图(2)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表(1)是读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该校八年级的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率及表(1)中的A、B值。(2)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多少本课外书?图书种类频数(本)频率科普常识840B名人传记8160.34漫画丛书A0.25其它1440.0622、(9分)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

6、AC,垂足分别是E、F,BE=CF(1)图中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请一一列出。(2)选择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进行证明。23、(9分)如图,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将直线D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交DC、AB于点E、F(1)证明:△DEO≌△BFO(2)若DB=2,AD=1,AB=,当D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45°时,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24、(10分)“震灾无情人有情”,某市民政局将全市为玉树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打包成件,其中帐篷和食品共360件,帐篷比食品多110件。(1)求打包成件的帐篷和食品

7、各多少件?(2)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9辆,一次性将这批帐篷和食品全部运往受灾地区,已知甲种货车了多可装帐篷40件和食品10件,乙种货车最多可装帐篷和食品各20件,如果甲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输费4000元,乙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输费3600元,民政局应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各几辆才能使运输费最少?最少运输费是多少?25、(13分)已知一次函数(≠0)和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2,2)(1)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B是轴上一点,且△AOB是直角三角形,求点B坐标26、(13分)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B

8、=8cm,BC=26cm,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2)当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