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

ID:20394471

大小:13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3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16: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日本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这个事实对理解日本经济的短期与长期状况是重要的。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中经济迅速增长的关键。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本人的高储蓄率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停滞也是有作用的。高储蓄率意味着消费支出低。低消费支出变为低总需求并减少了GDP。为什么日本人收入中的消费比例会大大低于美国人呢?一个原因是,在日本,家庭借贷较为困难。面临借贷限制约束的家庭的消费小于没有借贷限制的家庭。因此,一个借贷限制普遍的社会往往有较高的储蓄率

2、。另一个原因是,在美国,一个人通常可以首付10%以下的房款就能买下一所房子。日本的买房者首付40%的房款是常见的,而且,日本住房价格极高,主要是因为土地价格高。如果一个日本家庭想要有自己的房子,它就必须大量储蓄。日本的税收体系通过对资本收入征收极低的税而鼓励储蓄。此外,文化差别也会引起消费者对现期与未来消费偏好的差别。一个著名的日本经济学家写道:日本人是与别人不同的,他们更加厌恶风险和更加节俭。(资料来源:汪祥春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1页)案例17: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倒闭与货币供给在1929年

3、8月到1933年5月间,货币供给减少了28%。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货币供给的大幅度减少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并没有讨论为什么货币供给减少会如此之多。下表表示1929年和1933年决定货币供给的三个变量――基础货币、准备金-存款比率,以及通货-存款比率。你可以看出,货币供给的减少并不能归咎于基础货币的减少。实际上,在这一时间,基础货币增加了18%;相反,货币供给减少是由于货币乘数下降了38%。货币乘数下降是因为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都大幅度上升了。货币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1929年8月1933年5月货币供给26.519.0通

4、货3.95.5活期存款22.613.5基础货币7.18.4通货3.95.5准备金3.22.9准备金-存款比率0.140.21通货-存款比率0.170.41大多数经济学家把货币乘数的下降归咎于30年代初的银行大量倒闭。从1930年到1933年,9000多家银行停止营业,拖欠了存款人的存款。银行倒闭通过改变了存款人和银行家的行为而引起货币供给减少。银行倒闭降低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而提高了通货-存款比率。人们担心银行倒闭会持续下去,他们开始把通货而不是活期存款作为更合意的货币形式。当他们提取自己的存款时,他们就用尽了银行的准备金。当银行对准备金减少

5、的反应是减少自己未被偿还的贷款余额时,货币创造过程就反过来了。此外,银行倒闭使银行家更为谨慎而提高了准备金-存款比率。在看待许多银行的经营之后,银行家对用少量准备金经营感到担忧。因此,它们把自己准备金的持有量提高到法定最低限之上。正如家庭对银行危机的反应是相对于存款持有更多通货一样,银行的反应是相对于贷款持有更多准备金。尽管解释货币供给减少的原因是容易的,但要决定是否应该归罪于美联储却是较为困难的。有人认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减少,因此不应该归罪于美联储。对美联储这个时期政策的批评提出了两种观点。第一,批评者们认为,美联储应该通过在银行经营中需

6、要现金时起到最后贷款者的作用,而在防止银行倒闭中起更积极的作用。这将有助于维持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第二,他们指出,美联储可以通过比它所做的更多地增加基础货币。这两种行为都可以阻止货币供给的这种大幅度减少,而这又会降低大萧条的严重程度。自30年代以来,已实行了许多政策,最重要的是联邦存款保险制,它维持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从而防止了通货-存款比率的大幅度波动。但是,存款保险也是一项费用很高的政策。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联邦政府未来紧急援救许多无偿还能力的储蓄与机构而有大量支出。但存款保险有助于稳定银行体系和货币供给。(资料来源:汪祥春

7、主编《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16-217页)案例18:东亚危机及其教训开始于东亚的危机也许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一次危机。在危机之前,世界经济每年增长2.3%,而且,发展中国家每年增长3.1%。1998年,这种增长率分别急剧地下降到1.8%和2.0%。但发生急剧危机的国家所蒙受的损失更严重。例如,韩国的增长从危机前一年,即1996年的7.1%,骤然下降到危机以后一年,即1998年的-5.8%。失业急剧上升增加了3倍多,而且,实际工资大幅度下跌,不到一年下降了将近1/5。随着危机

8、从一国扩大到另一国,人们日益认识到,即使那些有看似良好的经济政策的国家也会受到不利影响,而且他们需要制定出与国际市场不可预期的行为隔离开以保护自己的经济政策。中国完成了举世瞩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