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ID:20398462

大小:1.79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3

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1页
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2页
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3页
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4页
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讲座课件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内容提要以有效的备课保障有效的课堂。(课前)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抓主体性的阅读教学,促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上课)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后)一、以有效的备课保障有效的课堂。1.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2.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3.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4.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2.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教材资源。《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次是生活资源。《花名歌》第三是网络资源。《海底世界》back二、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 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引

2、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全面的语文实践1.识字教学。说说字形结构,按规律有序归纳所学生字给字找朋友,开展游戏识字(如汉字开花、汉字加减法、猜字谜等)百字竞赛……识用结合---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识写结合----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认识汉字的各种字体,感受汉字的字体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2.阅读教学。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进入文本、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3.口语交际。创设模拟的

3、生活情境,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提供不同的口语交际机会,可以是推荐型的“我很棒”、“我愿和你交朋友”、“谁的书最好看”;还可以是诊断型的“大家来帮你”。4.习作教学。以事情发展的线索为突破口,激活想象世界,运用生动的文字表述情感.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评价多元化三、抓主体性的阅读教学,促整体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一)得法策略。——朗读:增强语感,

4、加深体味;——默读:提高读速,思考推敲;——精读:深钻细研,融会贯通;——略读:提纲挈领,观其大略;——跳读:避轻就重,抓住要点;——批读:圈点批注,品评褒贬。根据各种读的特点和不同的文体,经过整合,引导学生掌握的读书方法:1、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如:《小萝卜头的故事》通过朗读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运用略读,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通过默读、跳读,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通过精读、批读,分析人物间的关系,确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了解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技巧。2.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如:《狼牙山五壮

5、士》以朗读、默读组合来扫除语言障碍,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及结果通过精读、跳读分析典型事件或典型场面;通过朗读、批读体会人物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动4、应用文:如《通知》通过默读、画读理解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常用格式;同时要在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跳读、批读体味应用文准确、简明、得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学会正确运用。5、说明文:如课文《太阳》运用朗读读通课文,了解概要内容;通过默读以理清说明顺序;通过画读、批读掌握说明方法;最后运用精读抓住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6、诗歌:如《江雪》

6、从朗读入手,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精读理解体会作品的形象,把握意境;反复朗读,品味艺术构思,理解其诗情画意。“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常伴随思、说、议、写等其他语文实践活动。(二)得乐策略。1、巧妙引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2、创设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1)以情激情。(2)情境体验。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形象的比喻;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再现、角色表演的活动等.3、引导探索,使学生享受攀登之乐。《语文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了课程目标(1)让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7、(2)引导学生在细读中质疑。(3)在精读中引导学生质疑。(4)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质疑、反思。4、善用鼓励的策略。四、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促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一)课内外结合,激发阅读兴趣。1、课前预习创设悬念。2、课中设疑展示成果3、课后总结拓展延伸。拓展学生课外阅读1.在同类题材处拓展:《桂林山水》课后进行“名山大川”为内容的拓展阅读。2.在同体裁处拓展:科普文章《新型玻璃》3.在有关背

8、景处拓展:《一夜的工作》拓展阅读“伟人周恩来”4.在文章作者处拓展:《荷花》--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5.节选向全貌处拓展:《三顾茅庐》《三国演义》(二)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读得轻松,富有实效。1、开展读书活动。(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丑小鸭》《安徒生童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