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

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

ID:20402011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_第1页
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_第2页
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_第3页
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_第4页
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  【第二教育资源网www.02edu.com—初三语文试题】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  【第二教育资源网www.02edu.com—初三语文试题】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  【第二教育资源网www.02edu.com—

2、初三语文试题】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的备战中考文言文阅读提升练(含翻译):浙西三瀑布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浙西三瀑布记  [清]袁枚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异,卒无复笔。  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四面崒者崔嵬,重者凝立,皆环梁遮囿。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推挡,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

3、。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走山脚仰观,则飞沫溅顶,目光炫乱,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将与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后十日,至雁荡之大龙湫。未到三里许,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昳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

4、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受瀑处,池宽亩余,深百丈,疑蛟龙欲起,激荡之声,如考钟鼓于瓮内。此又石梁、龙湫所无也。  昔人有言曰:“读《易》者如无《诗》,读《诗》者如无《书》,读《诗》、《易》、《书》者,如无《礼记》、《春秋》。”余观于浙西之三瀑也,信。  16.对下列句子中

5、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飞沫溅顶顶:山顶  B.及前谛视谛:仔细  C.飘散无着着:着落  D.或逼视而衣无沾逼:靠近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同一自高而下之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B.遂两宿焉置杯焉则胶  C.为群磥砢所推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如考钟鼓于瓮内室西连于中闺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领全文。起笔咏叹,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功能。接着以一个总括句,高度概括浙西三瀑的总体特点在一个“异”字。  B.作者除了生动地描摹

6、三个瀑布各自的形神动态之外,还都极力描写它们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声音,突出它们各自声音的不同。  C.作者写三个瀑布,用了详略不同的笔法,前两个瀑布写得详细,后一个瀑布写得简略,详略得当,各得其所,使行文显得变化多姿。  D.文章的最后,作者用读“四书五经”的感受来比观赏这三个瀑布的感受:误以为是一个样,一一看过来才知道各有各有味道。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7、 (1)未到三里许,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3分)  (2)石梁冲荡无前,龙湫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4分)  答案:  16.A(顶:头顶)  17.B(两个“焉”都是兼词,于之。A项“而”,前者表示修饰,后者表示转折。C项“所”,前者表示被动;后者,用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D项“于”,前者介词,可译为“在”;后者介词,可译为“到”)  18.B(对第二个瀑布——大龙湫瀑布,作者并没有描写它的声音,更谈不上“突出它们各自声音的不同”)  19.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

8、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原文标点:后半月,过青田之石门洞,疑造物虽巧,不能再作狡狯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张口,可吞数百人。)  20.(1)在不到三里的地方,一匹白绢(练)从天上挂下来,恰好一点声音都没有。  (2)石梁瀑布冲泻荡涤一往无前,龙湫瀑布却回旋往复: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地方。  [参考译文]  大自然造化的才能,真是很强大啊。同样一幅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而浙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