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基本内涵

ID:2041778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基本内涵_第1页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基本内涵_第2页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基本内涵_第3页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基本内涵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基本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

2、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也可以说它本

3、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

4、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在强烈的生存和发展欲望的支配下,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水平得到飞速提高,少数发达国家利用手中的科学技术成果,疯狂地对自然资源进行超大规模的掠夺和破坏,以至于自然界对贪婪的人类进行报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为主的土地退化不断扩大,耕地大量减少,人地矛盾愈加突出,江河湖泊泥沙淤积越来越严重;以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湿地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平衡失调愈演愈烈;草地开垦不断,森林、草地的生

5、态功能严重衰退;生物多样性锐减,大量生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海洋赤潮、自然生态破坏、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加剧,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交通工程建设所导致的生态破坏也呈加重和发展趋势。这些严峻的现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生态文明,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必须加紧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传统伦理学“把道德规范看成是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所关心的只是人的福利。”生态伦理学把研究对象从原来单纯的人类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时,人们所关心的不只是自身的利益,而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人类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6、美国学者罗德里克.纳什在其著作《大自然的权利》中提到“社会的进化、观念的进化必然蕴含着道德伦理关系的进化,伦理学应从只关心人扩展到关心动物、植物、岩石、甚至一般意义上的大自然。”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先觉者开始把目光投向道德领域,对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伦理学思考。环境伦理学也作为回应当代人类发展提出的深层道德问题应运而生,提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人与自然具有伦理道德关系等思想,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荡。与传统伦理学相反,它把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至整个自然界,认为人类对自然、对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美丽负有崇

7、高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类是地球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应该是完美的道德监督者,不应只把道德用作维护人生存的工具,而应把它用来维护所有完美的生命形式。美国科学家和生态哲学家利奥波德(AldoLeopold)通过自己的科学实践、观察和思考,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把道德观念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提出了“大地伦理”思想。他认为,关于道德的定义,从哲学观点看,是对社会的和反社会的行为的鉴别,但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则是对生存竞争中行动自由的限制”。随着人类对其生活环境的认识的提高,应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范围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这是道德发展的第三

8、个层次。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是一种比较完整形态的生态伦理思想。当然,这种权利主体的扩展并不是随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